基层医院里的B超医生:我们是大夫的“耳目”


“很多病人觉得我们超声科的医生不算大夫,但无论是对内科还是外科来说,超声科医生都是他们的眼睛。”今年48岁的孙英是青岛市李沧区湘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B超医生,毕业于青大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她,在超声科室已经工作了26年,曾在301医院、青大附院跟岗进修,在社区居民中间是一位非常有名气的超声科医生。


尽管超声科这个岗位常常会被病人们误认为是“护士”,但对于自己的工作,孙英有着更深刻的认识。看病讲究个“望触叩听”,这四个字里面,超声科医生能占三个,利用超声设备为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同时了解病人的症状、根据检查结果结合自己的医学知识给出诊断说明。可以说,超声科室的医生是其他同行的“耳目”。
李沧区湘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一家基层医疗机构,来看病的多是周围居民,不同于大医院的分秒必争,患者相对较少,这也就给了医生们把工作做细的时间。说患者少吧,其实也不准确,除了每天常规的接诊,孙英医生所在的超声科诊室还负责辖区内的居民体检,每年为辖区内3000多人进行B超检查。因为来查体的老年居民较多,检查时,孙英总会多问老人几句,哪里不舒服、有哪些症状,一定问清楚弄明白。

“咱这里跟大医院不一样,既然时间上相对宽裕,就一定要跟病人沟通好。”孙英医生告诉记者,虽然超声检查用的是机器,但是对于超声科大夫来说,跟病人间的交流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大医院由于病号多,跟病人的沟通往往相对简洁。其实,问清楚病人的病痛实感,找到病因出处,往往比做检查更重要。
孙医生之前就遇上过这样一个例子,湾头社区的赵大爷腰痛了很多年,因为老人不愿意跑大医院去检查,这么多年一直按腰肌劳损治疗。当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后,赵大爷遇上孙医生后,还想着按腰肌劳损开药、治疗,但细心的孙医生发现赵大爷应该不是腰肌劳损。经过B超检查发现,赵大爷原来是肾结石引起了积水,孙医生通过医联体帮其到上级医院顺利地做了手术。就这样,折磨赵大爷多年的“腰痛病”治好了。
很多人觉得超声检查是个没技术含量的活儿,随便什么人培训几天就能上岗。其实不然,孙医生跟记者举了个例子,听诊器大家都见过,很多医生都在用,但专业的医生能通过这个器材听出问题,而没有医学知识和经验的人,可能也就能听出个心跳。尽管超声科是医院里的辅助科室,但一个有水平的超声科医生往往能够发现更多的问题。

今年是孙医生在超声科室工作的第26个年头,谈起自己选择这个专业的初衷,孙医生说跟她小时候的“求知欲”有关。参加工作之后,孙英一直在基层医院,尽管学术钻研的机会少了,但只要有时间她总会外出学习或是找各种专业书籍给自己充电,虽然身在社区医院,疑难病症见得少了,但对于自己的工作孙英依然格外地认真。
“有位同行说过的,超声科的医生是‘手握利器,心怀慈悲’,练就一双慧眼,要识别出不同的疾病,还要认真细致地给病人讲解。检查出来的疾病,需要大医院进一步治疗的,及早转诊;能在社区解决的,就少跑腿,留在社区解决。”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经历,但是孙医生觉得基层的工作同样有意义,如果再给她一次选择的机会,她还是会选择留在社区服务中心,不是说自己境界多么高,而是街坊邻里的,需要她这么个细心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