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子庙、阿巴哈纳尔旗历史照片

老照片展(贝子庙、阿巴哈纳尔旗及锡林郭勒盟所属部分旗县市;1741年~2003年)

近期,小编搜罗编辑了以“史迹”为主题的老图片。此次老照片的内容,主要以贝子庙、阿巴哈纳尔旗(锡林浩特市前身)及锡林郭勒盟所属部分旗县市的历史图片为主要内容,其中有小部分蒙古国图片。图片内容含括了人物、风景、民俗、生活等,时间跨度为1741年~2003年,来源均为民间、档案馆,部分于《蒙古草原(游记)》书中影印。作为历史文献资料进行展览,旨在让广大读者直观地看到社会的发展变化,让历史更深地植入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中。

▲(地址、年代不详)蒙古一座老庙

▲(年代不详)蒙古女子金蒑花

▲(年代不详)牧民生活

▲1875年 蒙古夫人

▲1900年 蒙古宗教仪式中的妇女装束

▲1912年 蒙古贵妇人

▲1912年 牧民生活

▲1913年 内蒙古固定的蒙古包

▲1913年 贝子庙前那达慕

▲1913年 多伦耕种的农民

▲1913年 蒙古老额吉

▲1913年 牧民生活

▲1913年 摔跤

▲1913年 野外吃饭的蒙古人

▲1913年 远去的勒勒车

▲1913年 运货的骆驼

▲1917年 蒙古卫兵

▲1918年 穿军装的蒙古兵

▲1918年 蒙古族弓箭手

▲1920年 贝子庙附近的牧民生活

▲1921年 蒙古妇女

▲1923年 阿拉善蒙古人

▲1923年 多伦一位蒙古人

▲1923年 额尔登敖包白塔

▲1923年 蒙古骑兵

▲1927年 贝子庙

▲1928年 霍硕特部蒙古王爷

▲1929年 蒙古男子照片

▲1929年 东乌旗盐湖蒙古工人在休息

▲1929年 额尔登敖包(十三敖包)

▲1929年 蒙古王爷与卫队通过北京的街道

▲1929年蒙古包内

▲1931年 贝子庙广场

▲1931年 哈尔沁王旗祭鄂堡的“蒙古筳宴”

▲1931年 蒙古——著名富翁夫妇服饰

▲1932年 蒙古平民妇女的垂带帽子

▲1933年 贝子庙

▲1933年 贝子庙中的场景

▲1933年 多伦街头木匠

▲1933年 额尔登敖包上的白塔

▲1933年 额尔登十三敖包

▲1933年 十三敖包

▲1935年 蒙古的母亲

▲1935年 骑马的蒙古人

▲1935年 乌珠穆沁蒙古平民一家

▲1936年 在阿尔善洗温泉的蒙古人们

▲1937年 阿巴哈纳尔旗一牧民在拉马头琴

▲1938年 多伦街头的一个蒙古人

1939年 贝子庙摔跤之场景

▲1940年 蒙古儿童

▲1942年 牧民生活

▲1943年 贝子庙贵妇的头饰

▲1946年 蒙古贵族家庭

▲1949年 蒙古人的风俗一景

▲1950年 蒙古族母女合影

▲1950年 内蒙古包头街景

▲1953年 母女合影

▲1959年 蒙古包的 架设

▲1962年 骑马的牧民

▲1965年 牧民生活

▲1970年 夫妻合影

▲1976年草原建设

▲1979年 东乌珠穆沁牧民购买收音机

▲1981年 牧民生活

▲早年锡市照片

老照片是历史瞬间的定格,“史迹”通过记载草原历史的瞬间形成了由影像构成的历史脉络。它具有客观性,因此,老照片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而且这种见证具有不可替代性。它们清晰地记载着过往的历史,岁月的沉积,锁蕴藏着的历史文化信息越发弥足珍惜,丰富了人们对历史和社会生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