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香港旧照:图8是张子强故里,图9是警察都不敢进的禁区


香港是我国最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之一,主要区域由九龙、新界和香港岛三部分组成,周围遍布262个岛屿。陆地总面积1106.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60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图为1978年的香港维多利亚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香港发展迅速,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成为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和纽约、伦敦并称“纽伦港”,相比较香港岛,维多利亚港北岸的九龙地区还相当对落后。图为香港80年代的中环地区。
香港九龙半岛的来历很有意思,相传很久以前,一位天子到这个地方旅游,见此地被八座山围绕,于是命名“八龙”,随从提醒天子:“天子也是龙,应该是九条龙”,于是皇帝将这里命名为九龙。图为九龙油麻地附近的街道,跟对岸的香港岛有天壤之别。

九龙半岛以尖沙咀、油麻地及旺角最具吸引力,并称“油尖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人并不重视九龙,采取的以华制华的策略,著名的“五亿探长”吕乐就是发迹在这个地方,这里堪称是是滋生黑社会犯罪的天堂,图为油麻地附近的码头。
1899年清政府被迫和英国人重新签订《香港英新租界合同》,元朗地区的人民反抗最为激烈,用锄头粪叉对抗英国人的坚船利炮,之后,英国人对元朗地区无辜群众展开了屠杀,图为80年代九龙元朗地区。
图为1979年的元朗街头,身穿喇叭裤的少年业务员在过马路,目测只有十五六岁。现在的元朗是繁荣的地带,当时连个绿化带都没有,开发的并不彻底。
香港地少,建造房屋要填海造陆,资源匮乏,连喝的自来水都要内地供应,只有渔业资源较为丰富,图为1978年的香港鱼市。
图为1969年的香港庙街,庙街在油麻地南段,油麻地当时是香港底层人的聚集地,警局为提高办案率,经常到这地方抓人顶包。“世纪贼王”张子强的童年在这里度过,他家开的凉茶铺就在这条街上。
图为香港九龙城寨老照片,电影《追龙》里雷洛去拜见鼎爷,警察都不敢进去,那个故事就发生在九龙城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可以称得上是“法外之地”,很多东南亚通缉的要犯都会躲到这里面去,那个时候流行一句话:“只要你跑进了九龙城寨,就没人追你了,包括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