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岁末,佳泉相伴——天眷堂古钱精品微拍综述

大型咸丰通宝背天下太平宫钱雕母

清廷鼓铸面年号背天下太平系列,始于乾隆终于宣统,共七种。据《故宫清钱谱》载为奉先殿用钱(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宫钱”的一种)。民间有仿铸,但工艺与中央钱局相去甚远。从流传实物看,以道光最多,宣统最为罕见。


咸丰通宝背天下太平宫钱有多种版式,主要有长字、方字两大类,长字类中又有小字、狭宝等区别;方字中亦有阔咸、狭通等稀见版式。此外,存世还有地方钱局风格的咸丰天下太平钱,如宋体、小字中穿等,其书法、铸造工艺与宝巩局钱极为相似,通常认为是宝巩局的开炉钱,而非京局宫钱系列。


此枚大型咸丰通宝背天下太平宫钱雕母,为本期天眷堂古钱精品微拍的重要拍品之一。据称早年为上海老藏家旧物,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现身市场,即为实力藏家购去,珍藏至今近三十年。该钱在钱币网站流行初期曾有过披露,图片一经发出,惊艳泉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该钱实物铜质极为温润细腻,色泽金黄,刀工严谨一丝不苟,保存状态更是一流。置于掌中细细品味,确有皇家非凡之气势。此雕母目前仅见,清钱顶级大珍!


另,目前已面世的天下太平系列雕母有以下几例(均为孤品)

1、乾隆通宝背天下太平雕母,2011年现身嘉德拍卖,最终以80万元价格成交。

2、道光通宝背天下太平雕母,系日本回流。

3、同治通宝背天下太平雕母,系民国大藏家杜纯旧藏,去年北京国拍以130万元落锤。


特小型耸肩空首布两品

耸肩空首布,多出自山西境内。以形制大小、裆部形状,大致可分为大、中、小三个系列。

大型耸肩空首布,布高通常在150毫米左右,布身宽肥,弧裆。偶见銎部为六棱(通常为方形四棱)特大型者,铸期更早,存世稀罕。此类所见多无文,偶有单字简单数字符号,双铭文者十分少见。

中型耸肩空首布,布高通常在140-145毫米左右,裆部圆形、较深,大多无文,最典型带铭文者,即为大家所熟知的“甘丹”空首布。

小型耸肩空首布,布高通常在120-130毫米左右,裆部方折,正背布身筋线消失,偶然也能看见背面有较浅的竖纹(大型、中型空首布,正背均有三道竖线,有加强布身的作用)。小型耸肩空首布亦多无文,典型有铭文者为“幺”、“幺金”等,此外,多字空首布均在此类中发现。


本期推出的第2、3号拍品,特小型耸肩空首布,从形制上看与第三类小型空首布基本一致,只是更小,诸谱无载。


其中3号拍品可称微型耸肩空首布,是目前所见最小的,实测高76.8毫米,重11.3克。该布目前所见三四枚,据称最初一枚发现是与尖足布同出。

这两枚空首布保存状态十分完好,铜性极佳,是研究先秦货币的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平肩实首布“京”背“行”

旧谱释为“高”,今多释为“京”。此钱早年即已发现,如明国时期郑家相先生就有专文记述,日本之《昭和泉谱》亦有收录,大藏家平尾赞平也曾有过收藏。

近年陆续发现几枚,遂引起泉界重视。据考,此类平肩实首布应是从平肩空首布演化而来。形制上看二者面背均带竖线,平肩空首布亦有“京”字之实物存世。

平肩实首布,在先秦货币中占有重要的纲目地位,它存在于空首布与后期釿布、方足尖足布等之间,反映了形制上的演化传承关系,是链接二者之间的关键纽带,意义极为重大。随着研究的深入,该钱的价值也逐渐体现出来,以下两例便可说明问题:2016年嘉德春拍,一枚生坑绿锈极美品“京”字实首布,经过激烈竞争,最终以115万元的价格成交;2017年也是嘉德春拍,此枚锈色较前者稍逊,最终也是以46万元的价成交。


本期推出的这枚“京”字实首布,实测高70.8毫米,重4.1克,生坑绿锈,钱文清晰高挺,状态极美。惜双足有裂补,美中不足。即便如此,也不能影响它作为先秦货币大珍品的地位。


明代铜牌两种

1、 御马监随驾马牌

此腰牌呈圆形,厚重。上端有覆叶式挂钮。牌中央为一高浮雕卧马,右侧竖排有“口字柒仟叁佰捌拾捌號”(第一字有锈覆盖,未识),左侧“出京不用”。背“御马监随驾小厮悬带此牌无牌者依律论罪借者及借与者罪同”。


御马监,其前身为朱元璋设立的御马司,洪武十七年(1384)改名为御马监。最初职能是为皇家管理马匹草场,为皇帝出征出游准备马匹等相关事宜。是养马、驯马的专门机构。

之后随着权利的逐渐扩大,御马监开始参与管理皇庄,经营黄店,成为了朝廷的“内管家”,可与户部分理财政,另一方面,成立了由其统领的禁兵—四卫、勇士营等,直接为皇帝担任宿卫,成为禁兵中的禁兵。由此,御马监也具备了多种军事职能:可以随从皇帝出征并执掌兵符火牌;可以出镇诸边及各省,与兵部及督抚共执兵柄。其人数最多时可达四万余人。以正德时兵部尚书许进的话来讲“勇士名虽养马,实为禁兵,防奸御侮,关系重大”,由此可见当时其地位之重要。

此腰牌即为御马监人员随身佩戴的凭证信物,保存状态极为完好。罗振玉先生在其编撰的《历代符牌图录》中收录一枚,马形不同,背文为“御马监随驾勇士”,亦有不同,但二者是同一时期的东西。此腰牌的发现意义重大,为研究明史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


2、双鱼厨子腰牌

牌形椭圆,上有挂钮,牌正面中央有“凡遇直宿者悬带此牌出皇城四门不用厨子”字样。背铸阴阳双鱼。此牌《历代符牌图录》中未载。据考应为光禄寺吏典厨役佩戴之用。《明史》卷68《与服四·符节》:“锦衣校尉上直及光禄寺吏典厨役,遇大祀,俱配双鱼铜牌”。《明史》卷74《职官三·尚宝司》:“双鱼铜牌之号二:曰严,以肃直卫锦衣校尉之上直者。曰善,以饰光禄胥役之供事者”


光禄寺是明代掌管朝廷祭享、筵席及宫中膳羞的专门机构(初期也为皇帝提供日常饮食,后来由内监部门负责称为内疱)。宫中的各种正式的大型筵宴均由光禄寺一手操办(凡遇正旦、圣节、冬至或吉庆筵宴,所用诸品膳羞酒醴,并须提调光禄寺供办)。此外各种祭祀之祭品,各地进贡的贡品,也均有光禄寺负责采办及管理。

秦一世八两(半斤)铜权

秦权一般指秦代制造或者加刻铭文的权,是秦代统一度量衡法令的物证,因为集中保存了一部分秦代文字,所以成为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下图为不同形制的秦诏权:



【附】始皇帝诏版原文为“(二十)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统一度量衡始皇帝最伟大的历史功绩之一,而量值是统一的重要指标。始皇帝时期,小型秦权的量值大约在252克/斤,大型秦权的量值大约在270克/斤。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直接原因是大小权在秦代使用范围不同,征粮时使用大权,抬高量值对国家有利,但是铸造货币时降低量值才对国家有利。此权属于小型权,但量值却依然偏高,是否是征收以金银为价值体现的某种赋税所用尚不得而知。

此权生坑未做清理,权身遍布刻铭,细观应为三字一行,共十三行,其中有一行是两字,最后第十四行为两字。铭文前后衔接部分恰较为清晰,可以隐约看到“六年”和“壹”字。其余铭文也有迹可循,据此推测,铭文应为四十字的始皇诏版全文。铭文字体纤细,但所能见者皆清晰,线条也刚劲有力,尚不知是否有计重或地名铭刻于上。

此权鼻钮似先秦权的特征,权身或为先秦时期铸造,秦统一六国后又加刻铭文,这也许是此权量值稍显特殊的另一个原因所在。实测重134.8克,合秦制八两多,若忽略量值本身的矛盾性,此权或可定名为:秦一世诏八两(半斤)权。


秦权的收藏始于北齐,初兴于北宋末期,到清末民国七七事变以前出现了一个收集著录秦权的高潮。陈介祺,端方等大收藏家皆有秦诏版收藏,而各类金石名谱也皆因秦权诏版之类的著录而大放异彩。

近年来秦权在各大拍场上也表现不俗。此权虽小,但因为八两的体重和一世诏版的共存或为仅见品,而保持生坑亦殊为难得,愿得者宝之!

宋钱四珍

1、缩水淳化母钱

缩水淳化,北宋名誉品之一。若在十多前,想见一枚实物是十分困难的。之后随着东北、内蒙等地宋钱大量发现,缩水淳化也偶然能被挑出,日积月累,数量已不好统计,颇有些没落贵族的感觉,目前正常品相者市价万元左右。

此枚为缩水淳化母钱,性质特殊,至为珍罕。天眷堂早年偶获一枚,出自山西,此枚为所见第二枚。实测直径25-25.1毫米,厚1.3毫米,重3.7克。钱形方圆规整,直径略大(一般子钱直径在24.5毫米左右),钱文干净利落无粘连,钱体表面及地张平整,内穿精细打磨,特征明显,母钱的标准器物。


2、圣宋元宝隶书试铸样钱

圣宋隶书与长冠宝,篆隶成对,均为试样性质,存世极少。这其中隶书又有“隶冠”、“楷冠”之分,最大的区别在于“宋”“宝”二字的宝盖头写法不同:1、第一笔“隶冠”为竖点,而“楷冠”为斜点。2、宝盖头收笔,“隶冠”下垂,而“楷冠”回勾。其实稍加对比可以发现,其它几个字的大小、笔画也不相同。钱文的位置也有差别,如“隶冠”为降宋,即“宋”字上部要低于内穿,而“楷冠”齐平。


存世数量上看,“隶冠”应远少于“楷冠”,近些年来所见成交也均是以楷冠圣宋为主。

此枚为“隶冠”,生坑保存状态完好,字口间土锈覆盖,若稍加清理,品相应更胜一筹。


3、靖康通宝小平银钱,属宫廷赏赐性质,《历代古钱图说》最初收录系张叔驯旧藏,当年誉为孤品。直至八十年代,南方才有新品发现。近年北方略出数枚,钱文楷书,版式基本一致。实测含银均在50%左右。靖康钱以品种多、数量少而闻名,小平钱尤甚。就目前披露的资料统计,此版小平银钱存世量仍在十枚以内,十分珍贵!


4、应感通宝,北宋初年四川义军李顺所铸。古泉名珍之一,自民国起就成为藏家热衷追捧的目标。近年有零星发现,总数量在十几枚左右。此枚为最近泉友于散钱中拣选所得,原汁原味未做清理。泉缘不浅,令人羡慕。


乾隆通宝宝泉局宫钱雕母以及同版母钱,也是本场亮点之一。乾隆宫钱雕母,除博物馆藏外,目前民间所见仅数枚而已(有一类直径也在28毫米以上的,泉源局均有,实际上是小平大样的雕母,而非宫钱雕母,应加以区别。所谓宫钱是宝泉局为皇宫特铸的钱币)。

该钱包浆匀实,雕工严谨一丝不苟,地张平整光洁,典型的清中早期风格。


此外天眷堂本期推出的花钱部分也是精彩纷呈:如钱形硕大的“富贵荣华”背八卦花钱,乃川炉花钱的顶级大珍;“富贵昌乐”背连弧纹“长宜君官、士子三公”花钱,湘炉的大名誉品之一,真品存世寥寥无几。早期花钱如宋代所铸“福禄寿背释迦课徒”题材极为少见。正面穿右侧为张天师便装拢袖,左为寿星扶仗,上栓有葫芦,下为回头鹿吐纳之气上升。寓意“福禄寿”。背面左侧为释迦跌坐,讲授经法,穿右有信徒幡然领悟状。生坑状态上佳,宋花精品!




本期精品众多,无法一一描述,如状态一流的安阳五字刀、永通泉货,品相极致的道光宫钱母钱、经典方山坑之蔺字圆足布等等,就让我们共同期待12月28、29日这两场古泉的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