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北”之旅

作為一個幾年見不到一場❄️的西北人,早在幾年前就想去祖國最冷、最北也最“爺們”的地方瞅瞅但總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成行,今年終於如願以償四人成行奔向大東北

【姐妹相聚】

在正式踏上開往東北的火車前四人小分隊(王葡萄、劉師傅、老妹兒還有我)在中轉站和在北京的六姐一家相聚,哪怕只是過站,我們這個“吃喝玩樂”組也得抽空走走看看,對於喜歡小資與傳統結合的朋友,北京的南鑼鼓巷是個不可錯過的好地方,既有傳統的手工製品和美食,也有新派的小資飾品和甜品,隨便走走逛逛總有屬於自己的那份收穫。

和六姐一家短暫的聚會後我們就正式踏上開往牡丹江的火車,事隔八年再一次坐火車居然有一絲絲小時候出行的興奮,20個小時的車程就在吃吃喝喝說笑中度過了~

【雪之故鄉】

12月31號早上7:20,2017年的最後一天我們順利到達牡丹江隨後驅車三個多小時到達位於雙峰林場的“中國雪鄉”。剛一下車零下20多度的寒冷空氣和滿目白雪讓我們徹底忘記旅途的疲憊,只想快點投入大雪的懷抱~

【爸爸去哪兒之大雪谷】

短暫在雪鄉休息後乘坐當地的大巴車前往《爸爸去哪兒》的拍攝地——大雪谷,這裡的雪更厚更白,站在樹林裡踩著厚厚的白雪彷彿已經置身於林海雪原當中。

大雪谷之人物篇,來到這裡不在雪地裡打幾個滾都對不起這皚皚白雪

跨年之夜——辭別2017,迎接2018

從大雪谷耍完回來才下午四點天就已經徹底黑了,這時的雪鄉又將它另外一番截然不同的風光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也許是因為跨年夜的原因吧,當晚的雪鄉到處都透出一股農村過大年的喜慶,不論你來自哪裡,在這個時刻相聚大家就都是雪鄉人~

在和老妹感受完戶外熱鬧的跨年氣息後回到我們的大炕房可憐滴劉師傅已經矇頭大睡,剩下我們仨跟打了雞血似的喝著啤酒吃著花生米圍著炕桌等待2018年的到來,這大概是我過的最接“地氣”的跨年夜了吧

【漠河我們來啦】

2018年的第一天我們啟程前往祖國最北的城鎮——漠河。但沒想到路途卻是那麼的坎坷,本來到哈爾濱機場三百多公里的路程愣是因為冰雪天計劃得開車七八個小時才能到,本來聽到車程時間就夠奔潰了,後來又“雪上加霜”告訴我們早上太早雪鄉沒有出鄉的車,預約好的車只能在雪鄉大門口等我們,這就意味著我們得早上五點拖著三個大箱子在零下20多度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裡冒著寒風抹黑徒步穿越雪鄉3公里走到大門口,當時的感受真心不想再回想,寒風跟刀子似的在臉上掛,眼睛上都是凍著結成的冰,雪地裡拖著五六十斤的行李箱又穿著近10斤的厚裝備負重前行呼吸都困難,那時只是在慶幸幸好沒有帶我家高媽,不然真的太遭罪了,好不容易走到大門口坐上車,再一次的經歷了“驚心動魄”,東北的司機又一次刷新了我對開車的認識,在那麼厚的冰雪路上以最低時速七八十最高一百一的速度一路飆到哈爾濱,把原本七八小時的車程縮短到四小時,下車的時候我只想送師傅一個大大的鐵服

隨後經過一個半小時的飛機下午三點二十我們降落在漠河機場,從漠河機場出來天已經接近黑夜,又經過一個小時車程我們終於到達了我們漠河行的第一站——聖誕北極村

來到北極村怎麼不吃一頓當地的“殺豬菜”解解乏,不得不說東北的酸菜太夠勁了,味道棒棒噠,酒足飯飽後前往中國最北的郵局——聖誕郵局,寫了我有生以來的第一次的post card,收到的小夥伴不要太開心哦,劉師傅也許是真的上年紀了,一到漠河就入鄉隨俗的早早上炕睡覺,剩下我們仨“年輕人”在住的酒莊裡喝著北極村自釀的藍莓酒以探討各種八卦“是非”來度過新年

在美美的睡了一覺後,一大早我們前往北極沙洲體驗了一把馬拉雪橇,愣是讓我有了一種“闖關東”的感覺,看完界碑又途徑遊覽了一下祖國“最北哨所”後離開北極村我們就繼續向北前進~

在向中國最北點前進的途中經過馴鹿園,你絕對想不到這麼可愛的大塊頭居然是個為了吃可以一直黏著你“毫無底線”的小賴皮,不過馴鹿的脾氣真的好溫順好乖,真想帶走一隻

在馴鹿園“鬧騰”完我們來到了龍江第一灣,怎麼說呢,為了看到全景你必須沿著木頭棧道爬上山,可是上山的途中真的是分分鐘各種後悔想放棄,那小風嗖嗖的刮臉,各種喘不上來氣(原諒我逐漸出現的東北腔)可是當你爬上山頂真的我會覺得剛才的幸苦都值了,景色真的很美很壯觀,真是上山後悔一時不上後悔一世~

中國最北點——我們來啦

終於我們來到了“中國最北點”的石碑——立在北緯53°33′42″的烏蘇裡卡倫淺灘,見到了最北的界碑(東經123°15′30″),我們劉師傅也“順應潮流”給我們來了一個“北極光”(在北極光著身子)遊覽結束後我們就驅車前往尋北之旅的最後一站,中國最北村莊、俄羅斯族村——北紅村。

在北紅村的翠花姐家住了一晚後早晨完成了“必做項目”潑水成冰(蜂窩上不能發我潑水成冰的慢動作)後離開北紅村前往白樺林,啥都不說了就想唱一首朴樹的《白樺林》(雖說氣氛有點不太對)噢,對了,順道還去了九曲十八彎,不過這地方真心不適合冬天去看,夏天江面解凍後景色一定棒棒噠

再見漠河,哈爾濱我們來啦

在和司機小劉師傅最後一起吃了一頓鐵鍋燉魚後,我們就徹底的和漠河再見了,謝謝小劉師傅這三天的熱情接待,以後有想去的朋友都可以聯繫他(需要的可以找我要聯繫方式)

離開漠河我們就到了此行“東北行”的最後一站——哈爾濱。到了哈爾濱不去體驗一下當地的汗蒸房簡直太虧了,舒服的你就想在裡面一直睡過去,各種溫度的房間針對不同的人群,熱熱的蒸一會前幾天的寒冷疲勞一下都不見了,非常值得推薦

經過汗蒸後美美的睡了一晚後,一大早去哈爾濱有名的“東方餃子王”補充能量後就前往索菲亞大教堂參觀遊覽,隨後前往中央大街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氣下吃了最正宗的的馬迭爾雪糕,一路穿過中央大街看到了為了紀念戰勝1957年大洪水所修建的防洪紀念塔。塔身後就是已經結冰凍住的松花江——又一次把我震撼到了,那麼寬的江就這麼被凍住了,上面滿滿的行人遊客和各種冰上游樂設施,玩了冰上漂移好不刺激,玩完後整個人都是雪白雪白的被大冰碴子給覆蓋了一層

夜晚的“冰城”

晚餐後身體做好保暖措施貼好暖寶寶就打車前往來哈爾濱的重頭戲——太陽島的“冰雪大世界”看冰雕,五顏六色的冰雕美輪美奐,置身其中好像真的來到了冰的王國~就是氣溫真的不敢恭維

放飛自我的冰雕人物篇

看完只想說我真的是裝的了淑女、當得了漢子、賣得了萌、搞的了笑,原來我是這麼的“多才多藝”,哈哈哈哈哈

我是一枚“安靜”的女子

在東北的最後一天,我們決定沾沾文藝的氣息,前往了“最美書店”——果戈裡書店。好吧,其實好多人來這裡都是來拍照的,但還有很多人真的是坐在各個角落安靜的閱讀。在等待姐姐妹妹挑選小工藝品的時間我也受書店氛圍的影響拿了本柴靜的《看見》默默的坐在臺階上閱讀,走的時候已經讀完了整本書的三分之一,總算是沒有辜負這麼美的書店~晚上在姐姐閨蜜兩口子的招待下吃了我在東北的最後一頓燉菜晚餐,看了服務員們的精彩表演,也算是給我的東北之行畫了一個圓滿的句號,這次的結束是為下次更好的“開始”做了一次鋪墊,再見了東北

【花絮篇】

旅行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值得被記錄的~

花絮之——寒冷也封不住一個“吃貨”的嘴

【尾聲】

總的來說這次東北之行還是很開心的,沒有百分百的順利,但最起碼新聞中的各種“坑人”、不公平待遇我們是沒有碰到(也許是人品好的緣故吧),價格方面雖然比平常貴一些但也還在能接受的範圍之內,但雪鄉的的消費確實會高一些,好在我們住的店老闆人還比較實在,會給我們解答疑問、幫忙訂遊玩的票(我們住的是史俊柱家的旅店,就在雪韻大街主街上),我們是出發前一個月前訂的住宿1800一個四人火炕帶獨立衛生間,雖然覺得價格很高,但比起當天來找住的在走道一個單人床位800的價格還有被惡意漲價趕出去的遊客來說我們的價格已經算是不錯了,吃飯是在住的旅店吃的,味道不錯,四個人點了四個菜有一條大魚、酸菜燉豬肉粉條、炒笨豬肉和一個雜炒野菜四個菜配著饅頭管夠總共吃了四百多,所以還算玩的比較順心。而在北極村住的北極冰藍莓酒莊(不含早餐)和北紅村的翠花姐國際青年旅社(含早餐)價格都在100多人民幣左右,房間都很暖和也有獨立衛浴,算是性價比很高了。致於到了哈爾濱,大城市住宿選擇就多了好多,但我們依舊選的酒店式公寓(西屋公寓中央大街店),一個家庭房分裡外兩間剛好我們四個人一間房就可以了495一晚,位置就在中央大街、索菲亞教堂跟前,周邊吃飯也很方便,是在哈爾濱遊玩的不錯選擇。

致於態度方面,剛去東北的人真的會被他們的大嗓門還有兇兇的態度嚇著,但相處一段時間你就會發現他們說話就那樣,比較直爽有什麼說什麼。其實我還蠻喜歡聽東北人說話的,裡面髒話、方言混合在一起挺逗的,如果喜歡東北人的說話方式一定要去聽聽當地的二人轉。不得不提東北人真的挺多才多藝的,隨便一個服務員拎出來都說學逗唱雜技都會點,我開玩笑說東北餐廳估計是在藝校雜技學校招的人,不然咋人人都有才藝呢

去東北的交通呢不是那麼方便,因為我們是從蘭州出發,所以不論哪種交通方式都沒有直達的,最後只能從蘭州飛到北京,又因為東北的航班容易受天氣影響,最後選擇了從北京坐火車去牡丹江。至於離開火車和飛機後在雪鄉、漠河的出行都是包車,那邊的冰雪路確實不太適合租車自駕,為了安全還是包車比較靠譜。同樣的還是來回雪鄉包車費用比較高(我們是住的雪鄉旅店老闆幫忙訂的,司機人也不錯),單趟都在七八百一千左右,而到了漠河司機跟了我們三天才1000塊外加兩晚住宿補助100塊錢(是通過蜂窩網上的大偉自由行幫忙制定的遊玩線路和預定的SUV),所以都還比較正規靠譜。

總之去過東北以後你不會覺得這個地方你只會來這一次,最起碼我覺得我以後還會帶家裡人去耍一耍。但從客觀的角度來說如果想要吸引更多的遊客來東北遊玩,在旅遊管理上確實需要再好好規範一下,各種收費標價更透明一些。希望下次去東北玩體驗感可以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