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诞生八年来最大升级,但它没有变成苹果说的未来个人电脑

参加今年的苹果 iPad 发布会,像是重复了一次三年前的苹果发布会。

地点并不相似,今年的会场从旧金山搬到纽约布鲁克林音乐学院 110 年历史的歌剧院,炸弹威胁后不久,周围被警车和混凝土块团团围住。

人不太一样,今年艾维没有在小白屋录视频讲解苹果最新的制造工艺——取而代之的是苹果市场负责人菲尔·席勒的画外音。场外,2015 年写专栏说 iPad 毕竟取代不了笔记本电脑的华尔特·莫斯伯格已经退休,今年在演示区待了几分钟便离开。

现场观众在意的东西似乎也变了。今年掌声和欢呼最热切的时刻并不是任何功能发布,而是 Mac 电脑的铝制外壳 100% 可回收的消息。

最主要的产品 iPad 看上去也没有太多相似之处。库克三年前抱上台的巨型平板看上去像是一个被拉大的普通 iPad。今年两款 iPad Pro 都是全新设计,一个 12.9 英寸、一个 11 英寸,圆角棱边像极了被拍扁的 iPhone 5s。

新 iPad Pro 12.9 正面

左至右:iPad Pro 10.5、新 iPad Pro 12.9、老款 iPad Pro 12.9

两代 iPad Pro 12.9 侧边对比

人脸识别、5.9mm 的厚度、同样的屏幕体积小了 25%……一位演示区工作人员说这是 iPad 诞生以来变化最大的一代,没有分毫夸张。

今年苹果还顺道复活了 2015 年开始冬眠的 MacBook Air:有了新屏幕、新配置、新接口,以及新价格。

但两场发布会苹果最想说的东西没有变化:iPad 已经不再是沙发上的玩具,它是未来的个人电脑。

库克照旧在开场第 41 分钟切入重点,论证 iPad 已经是全球最大个人电脑系列。证据是苹果一年卖掉 4420 万台 iPad,比第二名惠普多出 730 万台,差不多是微软与华为之合的 63 倍。

为了证明 iPad 的无所不能,Adobe 高管登台介绍将在明年发布的新软件,她的同事拿着新发布的 Apple Pencil 现场演示如何修图。

工程制图标准制定者 Autodesk 也宣布了新的 AutoCAD 浏览工具。游戏公司 2K 上台展示了画面相对精致的新游戏 NBA 2K,罗列诸如 HDR Bloom、AA 抗锯齿之类游戏爱好者不能更熟悉的术语。

当然,还有人上台对着空桌子演示了一番 AR 增强现实——AR 已经和涨价一起成为今天苹果发布会的日常。

一切都很好。如果你每天都带着 iPad 出门,这就是最值得买的新产品。

只是,所有这些东西在三年前几乎 1:1 都说过一遍,并且没能止住 iPad 的边缘化。

iPad 在 2014 年首次销量下滑,当时距离它面世只有四年。库克此前已经想过不少办法,先是在 2012 年推出更小更便宜的 iPad mini,随后又发布了轻巧的 iPad Air。这些都没能唤起用户的兴趣。

不难理解为什么用户没有兴趣,毕竟 iPad 最初就是一个沙发电脑而已。既然是沙发电脑,重一点、外形旧一点都不是问题,用户买了也在用,但就没什么动力升级。

苹果所有不尽如意的改变都会被人归咎到库克,但 iPad 的沙发电脑定位不是他决定的。

2010 年在另一个会场、另一个苹果 CEO 宣告了它的存在,作为第三个设备的存在——手机与笔记本电脑中间的存在。

坐在棕色皮沙发上,乔布斯一一列举了它的存在价值:浏览网页、发邮件、看照片、看视频、玩游戏、看电子书、随手买一张电影票。那会儿应用还不够多,看新闻、刷社交网络、买电影票都得在为 PC 设计的网站上完成,平板比手机方便。

几年功夫,手机更大、笔记本更轻,留给第三个设备的夹缝小了。而几乎所有互联网服务都重新设计了自己的网站和应用。互联网公司改变产品迎合了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而不是期待用户抱着平板电脑访问 PC 时代的网站。

于是 iPad Pro 在 2015 年到来——超大屏幕、同屏打开三个应用、Apple Pencil 压感笔、键盘外壳……苹果想让 iPad 变成生产力工具,成为触屏时代的个人电脑。它甚至找来了交恶已久的 Adobe 和微软为大平板站台。

但三年过去,未来电脑的愿景没能成真,发布会现场我只看到两个记者短暂拿出 iPad 工作。它的销量持续下滑,并且成为 iPod 以外苹果唯一一个营收也没有起色的产品线。

平均营收指过去四季度销售额的平均数,以抵消新品发布与购物淡旺季的影响

自 2012 年,每次 iPad 发布会带来的关注度都越来越小,不管在美国还是中国。到 2017 年,iPad 这个词的搜索热度已经低于 iPad 2 诞生前的水平。

苹果需要持续投入 iPad。iPhone 说白了只是让大众接受 3.5 寸大的触控屏电脑,就葬送了诺基亚、黑莓、微软、Palm 等一系列手机巨头。如果其它公司赶在苹果之前让人接受对着 10 寸触控屏工作,Mac 和 iPad 就是下一个诺基亚。

不过现在不只是苹果没有找到正确的路径,曾经颇积极的微软和 Google 也基本上放弃。

今年微软的 Surface 系列基本没有变化。而 Google 新发布的巨型平板电脑 Pixel Slate 更像接上键盘的 Chrome 浏览器。其它公司的热情就更弱了,老牌科技博客 Engadget 在 2014 年记录了 105 款不同型号的平板电脑,到 2017 年就只有 14 款。

这次推出的新 iPad Pro 变化确实不小,更轻、更小、边框更窄,FaceID 可以在任意方向解锁。

拿在手里,你就觉得它比 2015 年那一代高端许多——12.9 英寸那款起价也确实是贵了 200 美元。

它的接口更像一台电脑,用了和 MacBook 笔记本相同的 USB-C 接口,有大把的适配线可以接相机、接显示器、甚至接上 iPhone 给它充电。新接口还让 iPad Pro 可以外接更高清的 4K 显示屏——但碍于没有鼠标、触控板之类的间接交互方式,大部分应用在外接显示器上只能显示 4:3 的区域。

它的配件有升级,新 Apple Pencil 用手指双击就能换笔或者调出其它功能,用完可以吸在 iPad Pro 侧边直接充电。苹果官方的键盘保护套也开始支持两个角度,可以适应较高的桌子,不过作为放在膝上使用,最大角度还是小了点。

Apple Pencil 吸在 iPad 侧面之后,屏幕上会弹出电量提示

iPad Pro 的新键盘保护盖,这已经是较大的倾角

当然,还有例行的处理器升级。每一年,新处理器至少在 Geekbench 跑分上都让人怀疑 Mac 迟早要换上苹果自己的芯片。

但这些改进都不是上一代 iPad Pro 没能取代笔记本电脑的理由。iPad 依然没有一个桌面级浏览器,依然不支持大多数行业工具。

已经有不少插画课开始鼓励学生用 iPad,而 Adobe 也允诺明年将 Photoshop 完整版带给 iPad——距离它宣布投入 iPad Pro 将过去 4 年。但目前整个 Adobe 家族软件的订阅用户也不过 1200 万人,并且能用手机实现的功能正在被拆成独立应用。根据资本市场分析公司 Trefis 的计算,它的潜在市场不过 2100 万用户,还不到苹果两个季度卖掉的 iPad 数量。Adobe 去 iPad 更多是帮助 Adobe,而不是反过来。

iOS 在 2016 年的改进之后并没有变得更适合复杂工作。这次新增的几个手势包括沿着屏幕下沿所有滑动切换应用,以及从屏幕下沿向上滑动回到桌面——和 iPhone X 统一交互体验,它已经有其它手势可以实现同样效果。

人们还在用 iPad,作为沙发边上的电脑、视频播放器、游戏机、PDF 浏览器、儿童注意力分散工具、画板。不同人有不同的理由,但这些场景大多不需要频繁升级。

有些场景已经被其它产品分走,比如今年从大制作到独立游戏都更优先出现在任天堂 Switch 而不是 iPad 上,毕竟那里有更多舍得花 20 - 60 美元买一份游戏的用户,开发者也不用因为系统升级重写整个游戏。

安检、机舱、会务、银行之类的场合你正在见到越来越多的平板电脑,但采购它们的企业和机构更不在乎平板电脑是不是薄了 1mm。

即便是企业使用,变化也在发生,你看国内多少餐厅在用微信二维码点餐?当人人口袋里都有一台电脑,很多流程都可以重新想象,而不是直接把 WinCE 点餐机换成 iPad。

今年,苹果带来了各方面都显著更好的 iPad,新 iPad 背后是难以想象的工程进步。但它还在用自己卓越的产品能力解决一个大于产品的问题。

发布会结束 2 小时后,iPad Pro 已经从美国的 Twitter 热搜榜上消失,会上相对次要的新版 MacBook Air 反倒在列,那才是更多人接受的个人电脑。而不管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发生了比电子产品发布远更吸引注意的新闻。

具体产品发布信息:

iPad Pro 重新设计,更轻更薄、新的 USB-C 接口

1. 新款 iPad Pro 被称为 All New iPad Pro ,有两个屏幕尺寸:11 英寸和 12.9 英寸。

2. 11 英寸售价 799 美元起、12.9 英寸是 999 美元起。

国行 11 英寸 64Gb 版本售价为 6499 元。12 英寸 64GB 版本售价为 8099 元。颜色有银色和深空灰两种。

3. 使用 Face ID 进行解锁,支持纵向和横向解锁,没有 iPhone 系列上的刘海,四边边框保持相同的距离。屏幕边缘采用了和 iPhone X 一样的圆角。

4. 设备边框尺寸缩小,11 英寸和此前 10.5 英寸的外观尺寸基本相同。12.9 英寸 iPad Pro 厚度为 5.9 mm,整体体积比之前对应的版本小了 25%。

两款设备屏幕都采用与 iPhone XR 相同的“液态LCD 屏幕”,分辨率为 2388X1668,像素密度延续 264 PPI。

5. 处理器例行升级为 A12X Bionic。是 iPhone 所用 A12 的高性能版本,8 核处理器、7 核 GPU,都由苹果设计研发。苹果称新 iPad Pro 的性能超过 92% 的便携式 PC。

6. 新 iPad 上的新手势交互也和 iPhone X 统一。比如手指从底部左右滑动切换应用——这看上去并不比之前你四根手指在上面所有滑动更方便多少。

7. 接口改为 USB-C,与 MacBook 电脑统一。兼容 Mac 的 USB-C 配件,可以用 USB-C to Lightning 线给 iPhone 充电。

8. 电池容量可以支持全天使用。新 iPad 上有 4 个扬声器。摄像头像素为 1200 万。

9. 配件方面,新 Apple Pencil 扁平化,可以吸附在新 iPad Pro 侧面。支持无线充电。拥有虚拟按键可以在铅笔上轻击两次以切换模式。

新的智能键盘 Foleo 也可以从两个方向磁性连接 iPad 。

10. 应用方面,除了 Adobe 早先宣布的 Photoshop 以外,Autodesk 把 AutoCAD 搬到了 iPad 上,但好像只能看。现场并未演示画图等操作。

MacBook Air 8 年后终于升级

苹果一般把最重要的产品放在 41 分(时钟图标默认 9 点 41 分),所以当库克开场从苹果的创意起源 Mac 谈起的时候,你就知道今天苹果设定的主角最终并不是 Mac。但当屏幕上出现经典的牛皮纸信封 MacBook Air 的时候,现场还是响起了持久的掌声。与此同时美国的 Twitter 热搜榜,#AppleEvent 第一、#MacBookAir 冲到第二。

发布会上比 iPad 先更新的产品是 MacBook Air。

1. 只有 13.3 英寸版本,换上 Retina 显示屏,屏幕分辨率提升 4 倍至 2732x1536。

2. 更轻薄,保留经典的斜角度。

依然采用铝制外壳,屏幕没有变大,但是边框收窄,整体紧凑,和 MacBook Pro 非常相像。

与老款相比,机身体积减少 17%。重量 1.247 千克,老款为 1.35 千克。最厚处 15.6mm,比老款薄了 10%。

3. 有 TouchID 指纹识别,但没有不受欢迎的 Touch bar。

指纹识别在键盘右上角,贴着 Fn 键,同样有 MacBook Pro 上的自研芯片 T2。

4. 接口缩减为两个 ThunderBolt 3(USB-C),一个 3.5mm 耳机接口。

5. 使用英特尔第 8 代 Core i5 处理器,最大 16GB 内存。和最新的 MacBook Pro touchbar 一样用了 T2 处理器降低待机功耗、提升安全性。

6. 使用第三代蝶式键盘,没有提到灰尘问题;触控板大了 20%,增加触觉反馈。电池,和原来一样的 12 小时续航。

7. 起售价 1199 美元,今天开始预售,11 月 7 日发货。上一代其售价 999 美元。

国行 1.6GHz i5+128GB 售价为 9499 元。老款并未停售,价格和之前一样为 6928 元。最后 Air 在配置追上时代的同时价格也一并升级了。

Mac mini 尺寸未变,配置升级

1. 造型和尺寸丝毫没有改变,铝制机身,大小、厚度都一样,但现在只有深空灰色。

2. 接口齐全,4 个 Thunderbolt 3(USB-C)、HDMI 和 2 个 USB-A,也可选择 10Gb 以太网接口。

3. 英特尔第八代处理器,4 核心或者 6 核心Core i7 处理器可选。性能提升 5 倍。硬盘最大可选 2TB,内存最高可选 64GB 版,8GB 起售。

4. 起售价格 799 美元,11 月 7 日发售。

国行 mini 起售价格为 6499 元。

5. Mac mini 可以叠在一起分头处理复杂任务(通过以太网连接)。

没有 Airpods 和 Airpower

发布会此前流言称将会更新的 Airpods 耳机和无线充电板 Airpower 都未出现。

AirPods 已经两年未得到更新,第一批用户的电池已经老化。而去年苹果在 iPhone X 发布会上承诺无线充电板 Airpower 将会在今年发布,也没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