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葬盛行的西藏地区,依山傍水,风景迷人的五好村为何用崖葬?


崖葬是流行于我国一些民族地区的丧葬形式,也被称为崖洞葬。既所谓“死不殡,置之山洞是也”。这一葬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长江流域的十多个省区和云贵高原等地。在主要以天葬为主的西藏自治区,吉隆县的崖葬习俗,别具地方特色。据《吉隆县文物志》一书介绍,吉隆县的崖葬习俗主要分布在吉隆镇的热索、拉比、色琼、沙勒、卡邦、扎、帮兴、泽隆、热玛等村。各地的崖葬也不相同,略有差异,其中热玛村的崖葬就很有特点。


热玛村在日吾班巴雪山下,三面环山,吉隆藏布从村前流过,依山傍水,风景迷人。热玛当地人说它五个好的意思:山好、水好、草好、石好、人好。玛村的葬俗有水葬、火葬、崖葬等。人死后,请有名望的喇嘛根据死者的生辰八字及生前的行为进行占卜,以水葬、火葬还是崖葬。若占卜为崖葬,则把死者身上的衣物与饰品除去,擦洗干净后用白色的经幡布包裹成曲肢状,然后殓入一个木箱。在木箱内盛放盐及各类药材封闭严实,以防止尸体腐败。
若送葬人数正好是21位,这在当地认为是十分吉祥的。送时包括死者是22位,而回来时是21位,是吉祥的单数。送葬时也是一笑泯恩仇的时候,哪怕血海深仇,若他来送葬,所有的恩怨都随死者而去了。在崖壁场所的选择上,一是利用高山上的自然洞穴,其次也在高处之上人工挖掘墓洞,弥高者为贵。洞穴要求阴凉避日、通风并远离人畜活动的地方。死者入葬后,必须用石块封住墓洞,再用泥土抹涂严实,刷上一层白土作为标志,最后挂经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