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珍贵照片

编者寄语: 40年翻天覆地,40年沧海桑田。一篇空间日志,四个章节,50张照片,用对比和递进的手法,把会宁民居、城市变迁、祖厉河改造前后、城乡中小学校旧貌新颜,真实地全方位地再现给我们,这些影像资料真是太珍贵、太难得了。让我们重温逝去的岁月,感知家乡的变化

愿我们的家乡越来越好!


变 化

会宁,曾经是贫瘠落后的代名词,这里山大沟深,十年九旱,自然条件恶劣,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水平在过去位居全省最后。改革开放以来,会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大力实施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基础条件,努力壮大富民产业,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和“旅游文化城市”建设,使得会宁这座小县城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人居生活条件的明显改善,有目共睹,有图可看。

下面烛光给大家提供几组照片,给大家评头论足。

一、民居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乡村社会以其特有的方式阐释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甘肃会宁县农村民居房屋建筑材料、房屋结构布局的变化,既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又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反映了党的各种惠民政策的落实到位。

图1 、 挖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部分农民的住房)

图2 、箍窑(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部分农民的住房)

图3、土木结构的简易平房(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左右农民的住房)

图4 、 土木结构的大上房(改革开放10年后部分农民的住房)

图5、瓷砖贴面的 砖瓦房(流行于2010年左右)

图6全封闭式的平板房(流行于2012年左右)

图7 、带有走廊的木质结构架子房(2010年后流行于会宁北部黄灌区一带)

图8 小别墅(现流行于经济比较发达的黄灌区一带)

图9:新农村(现流行人口比较集中的农村村镇,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

二、祖厉河的变化

祖厉河由东向西,在流经西岩山脚下时折而向北穿城而过。她曾经在好长一段时间里是沿河两岸人畜和建筑用水的资源,虽然河水很苦咸,但就是这个苦咸水,她养育了沿河两岸的会宁人,造就了会宁人敢于吃苦的精神,所以,在好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家都称她为“母亲河”。可是,我记不清楚从何时起这条“母亲河”成了众人排放污水,倾倒垃圾的场所,每到天气变暖时节,沿河两岸是蚊蝇满天飞,臭气熏死人,直到2011年,会宁县委县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对祖厉河城区段进行专项治理开发利用。如今,经过治理的河段已成了会宁一道靓丽的景观带,大家期盼的“母亲河”又回来了。



原来的祖厉河是乱采砂石的主要地


祖厉河原来也是大家倒垃圾排污水的地方



治理建设中的祖厉河



治理后的祖厉河两岸美景

祖厉河夜景

三、北城区的崛起

近年,会宁县委县政府围绕“城市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产业水平,壮大城市经济,扩大劳动就业,增加人口聚集,形成良性循环”城市建设理念,在会宁北城区建设中做出了显著的成绩。短短数年时间,拆迁、融资、建设、发展,一步一个脚印,用智慧、汗水与担当,凝聚成了一座新城的“横空出世”。新建成的会宁北城集行政办公、商业、体育、文化、集会、休闲和居住等多重功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会宁名片!


北城区原貌


建设中的北城区


建成后的北城 区一角


北城区夜景

四、学校的变化

40年前,“破窑洞、土台子、泥孩子”是会宁县大多数学校的真实写照。当时教育的整体状况是:条件简陋,师资匮乏。

40年来,全县教育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白墙红瓦、国旗飘扬的学校已经成为当地最鲜明的地标建筑。目前,全县已经实现“村村有幼儿园”“村村有小学”“乡乡有初中”。城区学校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农村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寄宿制建设、营养餐食堂供餐、标准化运动场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实现全覆盖,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今天,会宁的“两基”通过了国家复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了国家的评估验收。会宁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艰苦奋斗办教育的成功之路,赢得了“西北教育名县”的美誉。


上世纪90年代左右学生自炊做饭的情景


上世纪70年代青江小学教师宿舍


上世纪80年代会宁农村学校


上世纪80年代会宁新庄武家沟学校教室


上世纪80年代会宁农村学校教师宿舍


郭城农中的旧教室


枝阳中学旧校门


上世纪80年代会宁东关小学


上个世纪会宁唯一的一所县直幼儿园


上世纪 70年代会宁学校用的纸浆桌凳


北关小学旧教室


大沟中心小学旧貌


会宁一中旧校门


如东友好小学操场


东关小学


高级职业中学操场


会宁一中新貌


俯瞰会宁一中


会宁一中新校门


会宁 五中学生餐厅楼


新建的会宁特殊教育学校



会宁实验中学操场


会宁高级职业中学


会宁枝阳中学校园一角


老君镇中心幼儿园


土门中心幼儿园


王兴国写于2018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