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季真的“贫雪”?冬季降水量低深度分析京城降雪“难”


从1940年到现在,北京每年冬天都会下雪,哪怕是最闹雪荒的1982-1983年冬天,也撒了0.3毫米雪。


2010年1月3日北京降下新年第二场雪 中小学停课。
北京冬天都会期盼着来一场大雪,但另一个事实是,北京下雪也挺难的首先是大雪暴雪的缺乏,并且,大雪暴雪多发生在季节交替时,譬如11月、3月,此时温度较高,积雪困难。
2012年3月18日凌晨罕见春雪降京城,翻开每个冬季11月-3月的降水数据,从1951年以来北京这5月的平均年降水量仅29毫米,再去掉其中的雨,全部加起来也就够一两场暴雪。而且,这么可怜的降水还存在着年际分布严重不均的问题,多雪的时候很多,少雪的时候极少。
2010年1月3日北京降下新年第二场雪 中小学停课。
因此,北京虽然总体不“贫雪”,但某一年或某几年下雪少,也属正常。
那么问题来了,北京下雪的难度主要在哪里?这第一,就是冷空气足够强。冷空气要强到,让我们的头顶有足够厚的冰冻层,能把水汽冻成雪花,雪花还得不融化落到地面; 这第二要有充足的水汽。水汽是雪花的原料,没有水汽焉有雪花? 第三水汽还得和冷空气正面相遇,持续对轰。如果水汽遇到冷空气就跑,那么再强的冷空气也做不出雪花来。
所以,北京下雪难,主要是冷空气和水汽难以正面相遇。这和北京的地形有关系。
对于今年来说,北京虽然偏暖的厉害,但冷空气仍然是够下雪条件的;但华北平原的水汽严重不足,包括石家庄、太原等城市在内,华北平原大部入冬以来滴水片雪未下;水汽进京与冷空气正面交手的机会也是没有。
因此,今冬北京贫雪的原因就是:整个华北平原都水汽缺乏,且入冬以来水汽从无进京和冷空气正面交手的机会。
往年北京迎来入冬“第十场雪” 年轻人大方写下“我爱你”,因此今年贫雪破不了1971年的纪录啦,大家就安安静静的等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