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婶23年不断捡“累赘”自讨苦吃,花光了积蓄,家人出钱出力支持


世界上有一种爱,无关血缘,无关亲情,也无关名利,而只是出于善良和怜悯,这种爱,就叫人间大爱。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双井镇,有一位63岁的爱心妈妈,她的名字叫赵改香,从1994年至2017年期间,菩萨心肠的她一共收养了26名惨遭亲生父母狠心抛弃的婴儿。本组图片拍摄于去年2月9日。


这些婴儿都不健全,有各种疾患和缺陷,有的是脑瘫儿,有的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有的身体残疾……可以说,每一个弃婴都是别人眼里的沉重累赘和负担。赵改香和丈夫膝下一共有3男2女,这家人和26名弃婴组成了一个共同的家——魏县儿童福利院。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赵改香和家人对他们嘘寒问暖、呵护有加。图为一名弃婴正在阳光下蹒跚学步。
被亲生父母弃之不管的婴儿,在魏县儿童福利院过上了衣食无忧、幸福快乐的日子。赵改香说,之所以这个大家庭能支撑23年,离不开丈夫和儿子、儿媳们从行动上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除了精心照顾26名弃婴的衣食住行外,赵改香和家人还要带孩子们求医问药,几年来,光花在一名叫党兴国孩子身上的医疗费,就达十多万元。图为一名叫龙龙的孩子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香蕉,孩子们时常会收到爱心人士送来的美味。

话说1994年冬季里的一天,天寒地冻、滴水成冰。40岁的赵改香到镇上赶集时,发现一名弃婴冻得瑟瑟发抖、奄奄一息,周围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却没人愿伸出援手。赵改香赶紧抱起孩子火急火燎地直奔镇卫生院。她想无论如何,这可是一条活生生的人命,不能见死不救啊!经检查,这名男婴患有先天性脑瘫,治愈的几率几乎为零。图为赵改香正在给他1994年冬天赶集时捡到的第一个弃婴范正孝擦脸。
即便如此,赵改香也决定将他收养在家里,并给他起了个名字叫范正孝,希望他长大成人后,能够感恩社会、懂得孝道,做一个有爱心有担当的人。范正孝是赵改香收养的第一个弃婴,从此,赵改香收养弃婴的善行就一发不可收拾。图为赵改香正耐心地抓着一名弃婴的小手,教他学站立。
从1994年至2017年,23年来,赵改香一共收养了26名弃婴,其中最大的已经24岁,最小的只有几个月。这些孩子中,有的正上幼儿园,有的正上小学。年过花甲的爱心妈妈赵改香诚恳地说:“俺养育的孩子中,希望将来有些能够考上大学,为国家建设出力,俺这辈子就心满意足了!”图为赵改香在魏县儿童福利院门口,迎接在幼儿园放学回来的弃婴。

尽管赵改香每天起早贪黑地忙个不停,家人也给予了帮助,但毕竟收养的弃婴太多了,于是她从附近村里聘请了几位“阿姨”帮助她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图为魏县福利院的孩子们正在阳光下尽情地玩耍,无忧无虑。
2008年,赵改香取出了家里全部积蓄,建起了收养弃婴的育儿所。2011年底,在当地政府的关心和扶持下,赵改香把育儿所改建成魏县儿童福利院。图为赵改香正在陪伴孩子们玩耍。
在26名弃婴的心中,赵改香就是最疼爱他们的妈妈,每天有妈妈的陪伴,他们开心不已。一会儿见不到赵改香,很多孩子就会东张西望、坐立不安。
赵改香的家人也都是心地善良的人,她的丈夫和儿子做生意辛苦赚来的钱,很多都投入到魏县儿童福利院的运转上。不但如此,赵改香的儿媳赵盼盼,还辞掉了工作,全心全意专门帮助婆婆照顾这些无依无靠的弃婴,成为了爱心事业的准接班人。也许,这就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吧。
呵护弃婴,赵改香无微不至、不辞辛劳、无怨无悔,23年如一日!为了方便肢体残疾的孩子,赵改香把原来的台阶改造成了斜坡。这,就是真挚无私的母爱!
除了赵改香收养的第一个弃婴姓范外,其余的孩子都姓党,她说没有党和政府,就没有现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赵改香说,这26个孩子,没有一个随她姓或随丈夫姓。图为福利院的孩子们正坐在椅子上津津有味地看动画片。
为了抚养和照顾好这些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可怜弃婴们,赵改香操碎了心,跑断了腿,累弯了腰。而且,因为没日没夜地劳累,她落下了腿疼病。图为夕阳快落山时,福利院里的赵改香,也只好骑上自行车代步去为孩子们做饭。
家人持之以恒、源源不断的大力支持是赵改香坚持23年收养弃婴的最大动力,也是她支撑福利院正常运转的重要经济来源。图为赵改香的爱人连保群和二儿子连占虎正在亲自下厨做饭。“近朱者赤”,不仅老伴,而且儿女和儿媳妇等人,也都成了赵改香的坚强后盾。
夜深人静,孩子们都已酣然入睡,这时,像个陀螺似的忙了一天的赵改香才拖着一身疲惫整理床铺准备休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去年,赵改香已经坚持从事爱心事业23年,并会继续做下去!实在令人感动和敬佩!同时,我们也应该为赵改香的家人点赞!没有他们的善良和理解,没有他们做坚强的后盾,爱心事业难以维持这么多年!编后语:邯郸好人赵改香,心地善良爱无疆。心系弃婴无所求,愿她合家永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