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了凡先生用了一個方法,脫胎換骨!子孫孝順有出息!

我們說到袁了凡先生,在雲谷禪師的開導下,反省了自己的過失,終於明白了,這些年來,自己的命運一直都在固定的命數里,下了決心,想要改變命運,這時候,雲谷禪師告訴了凡先生,一個非常好的方法,這個方法,用了之後,了凡先生真的改變了命運!

方法就是當時,很多聖賢君子都在用的,功過格。在上面記上每天做的善和惡,具體來說,就是在本上,寫上日期,左邊寫上善,右邊寫上惡,每做一件善事,動一個善念頭,就在左邊記上,做惡事了,就在右邊記上,等到晚上總結的時候,就彙總一下,有多少善就加上多少數,有多少惡,就減少多少數,這麼一來,就知道,自己一天當中一共,做了多少好事。

雲谷禪師說,想要改變命運,先要懺悔,簡單來說,就是以前我做過很多的惡事,從今天開始,再也不做了,我一定要積極行善,精進改自己的過失。立大志,發大願,從此開始,只做善事。

現在可以享受高品質的生活,一定是祖先以及長輩們,做了很多有德行,幫助別人的好事。做了很多的善事,才有子孫後代,可以享受到尊敬,還有物質上比較好的生活。那麼想讓自己的後代,出好的人才,就是自己來努力行善,精進改過!

下一代的子孫,能否發達出人才,就是從當下開始,和父母的關係,就必須和,必須孝順!好比一棵樹,後代是樹上的葉和果實,果實不好,是樹根的營養沒有提供上來,爺爺奶奶好比是樹根,父母是樹幹。父母對爺爺奶奶孝順了,營養才會不斷的提供上來,孩子自然就會好。

了凡先生深深的明白了之後,開始不斷的改過,同時積極行善。到了西元1570年禮部考科舉時,本來孔先生算他可以考第三,卻考了第一,從那開始,了凡先生的命運,也開始發生的變化!也更加相信,只要改正自己,同時關愛別人,就能改變命運!


幾年後,了凡先生通過完成三千善事,當上了寶坻知縣。修正自己的過失仍然沒有忘記,把治心篇放在桌上。每天記下自己起心動念上的善和惡。繼續認真的積極行善!

後來,發願行一萬件善事,擔心什麼時候可以完成,夢中有神人告訴他:只減糧一節,萬行俱完矣。就是說,他為了當地的百姓,減輕了稅,這一件善事,因為可以幫助很多的百姓,生活更好,已經完成了萬件善事!後來遇到一位禪師,幫助他解決了這個困惑說:善心真切,即一行可當萬善,況合縣減糧,萬民受福乎?只要是為了這些老百姓做的好事,一件就是萬善了!這也提醒我們,當心量大時,關心的人多時,做的善事自然也多了!積的福也就多了!

後來,了凡先生告訴孩子說: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濟人之急,內思閒己之邪。每一個父母都有一顆望子成龍的心,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完美的人並且擁有一個完美的人生,了凡先生也不能例外。當然了,每一個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的期待都各有不同,就比如說了凡先生,他就希望自己的兒子在個人修養方面能夠做到以下幾點。找到父母和祖先的優點,繼承下來,使家中的傳統的傳下來。

​古人說:“克己復禮謂之仁”,什麼意思呢?只要一個人能夠不斷地克服自己的私心邪念,不斷地進步,那就可以稱作仁了。做人做事,一定不能自私,要心量寬闊。才能做到為國家為更多的人服務。才能行更多的善事。了凡先生就是這樣,用功過格來提醒自己,不斷改正過失,積極行善,改了命運,完成了自己的脫胎換骨,才有了孝順有出息的後代子孫!

如果覺得本文有用,請轉發,利益更多人!

無限感恩您!祝一切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