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多年前的兰州 从照片里看见历史长河里的“城市记忆”


兰州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城池修筑就是汉武帝时候设立的金城县开始的,这是兰州的前世,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兰州的历史沉淀相当浓厚。上世纪初,这个城市开始有影像资料记录,让我们有机会可以一睹这个城市曾经的芳容。


关于黄河铁桥有一个说法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想要炸毁黄河铁桥,所以兰州人民一夜之间让远门橘红色的铁桥变成了银灰色,让日军的轰炸机找不到目标才保住了桥。
关于兰州水车,也有一段故事,明代的进士段续在南方,见到当地人利用水的流动,将低处的河流溪水提往高处灌溉农田,他细心观察筒车构造原理,研究提灌技术,晚年回到兰州,借鉴筒车的原理构造,设计图纸,聘请能工巧匠,利用兰州当地的榆、槐、柳等木材,代替竹子,制造了水车,在广武门的黄河边试制成功。水车轮辐直径大,能将黄河水提汲到高处,往下游形成自流灌溉,一辆水车,能

羊皮筏子不仅是兰州人的交通工具,在抗日战争时期也发挥过巨大作用。上世纪三十年代,共产党人组织的靖远第一次起义失败后,筹划第二次起义。谢子长、焦维炽、杜润滋等人联络、组建陕甘工农红军游击队。他们在兰州通过邓宝珊、杜鸿范等人收集到一批枪弹物资,其中有2700套单军衣、100多支步枪、2万多发子弹等物资。这批物资就是雇佣兰州筏子客的几个羊皮筏子,顺黄河而下运出兰州的。
1933年兰州东城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