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會管理時間,沒關係,這4點作為家長的你一定要知道

很多家長把孩子的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歸結為孩子貪玩,不認真等,但其實拉開孩子之間差距的往往是時間管理的能力。

優秀的孩子總是能很好的安排自己的每日計劃,什麼時間寫作業,什麼時間看課外書,什麼時間玩,什麼時間上床睡覺都不需要家長費心,學習成績都是班裡的榜樣。反之,生活和學習都可能造成安排上的不合理,拖拉。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不能管理時間,便什麼也不能管理。時間是世界上最短缺的資源,除非嚴加管理,否則就會一事無成。”

孩子小時候一旦缺乏時間管理的能力,就不能做到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不僅吃飯磨蹭,睡覺磨蹭,寫作業拖拉,而且會直接影響到上課專注聽課的能力,學習成績自然也就會一落千丈。

最重要的是,如果孩子長期處於一種沒有“時間”意識的狀態,直接就會導致拖延症,孩子年齡越大越難改變。同時,缺乏時間管理能力的孩子成年以後,也幾乎很難在工作上取得成績。當下這個快節奏的社會環境,做什麼都講究效率和時間節點。在學校老師看的事學習成績,成人社會看的則是做事的結果,如果總是不能按時完成任務,只能不斷的被人淘汰。

總的來說,時間管理能力,不僅影響孩子當下的學習生活,還將影響一生的發展。那麼面對孩子的拖拉磨蹭,父母到底該怎麼做呢?可以嘗試從以下四點入手,幫助孩子一步步養成時間觀念,提高時間管理能力。

創建一個適合學習的場所

父母幫助孩子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在家裡為他們創造一個和諧安靜的環境。但這個環境不一定要在孩子自己的房間。他們很有可能向對白牆發呆、走神。而大一點的孩子很有可能受手機、iPad 之類的干擾。除了孩子自己的房間,還可以考慮餐桌上寫作業。

每個人孩子的情況不同,有人喜歡獨自一人,有人喜歡家長在邊上陪伴。要是孩子大一點,在寫工作之前,要把手機拿出來放到外面,用來避免干擾。

使用計時器提高孩子對時間的敏感度

孩子對時間並不敏感,很多時間都會拖延或忘記時間的流逝。比如看書、玩遊戲、看動畫時,經常說,再看一會、等一會就完事。

這時可以使用計時器來限定時間,孩子說等一會時,讓他們用 5 分鐘、10 分鐘等精確的時間來替代模糊的時間。然後讓孩子自己用計時器限定他所選擇的時間,只要計時器一響,就要立刻結束,不可能找其它的藉口和理由。

平時象刷牙、換衣服、寫作業這類事情,都可以用計時器來限定時間,孩子會慢慢建立對時間的感覺,對完成不同的事情大概需要多長時間,有比較精確的估算。不管在做任何事情時,都會養成良好的習慣,減少拖延。

早點給孩子買塊他們喜歡的手錶,這也是建立時間敏感度的方法之一。

先學習後享受

從小就給孩子建立良好的習慣,放學後回到家裡,可以先喝水,吃點東西,短暫休息一下之後,要去先寫作業,等寫完作業之後,再做看書、看遊戲、看漫畫等其它的事情。

要是在學習時使用使用手機和電腦,建議孩子優先完成那些不需要手機和電腦的作業,把這部分內容放到最後。如果順序相反,孩子不太容易自控,而且學會浪費時間,不一小心就玩過頭,然後沒有時間在寫作業上了。

留給孩子合理自由支配的時間

可以跟孩子承諾,要是在規定的時間內,高質量的完成作業,晚上剩下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但儘量避免在手機、電腦和電視上花上全部的時間。可以建立一個比例,留出一些時間出去遊戲、閱讀或跟家人一起玩紙版、戰棋類遊戲。

讓他們自由自在地做他們想做的事情,是種很重要的獎勵機制,可以激勵他們變得有效率和有條理。這樣的方法還可以讓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作業上,高質量的完成作業,而不是儘快的完成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