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公交收藏家 十万张车票见证改革开放四十年北京公交故事


93年出生的马腾腾,从小就对公共交通有浓厚兴趣,2007年,当时还在上初一的他偶然从地上拾起的一张车票成了他第一个收藏品,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接下来的日子里,马腾腾只要一有时间就开始收集公交车票。为了能收集到有价值的车票且不耽误上课和实习,经常在早上5点起床前往6环外的废品回收站去“淘”车票,那里的老板和他很熟,每次在分拣的时候都会为他保留相关的车票。中国网郑亮 摄


除了自己捡车票和从废品回收站“淘”出车票,马腾腾也慢慢有了同样爱好的藏友群,收藏的方式变得多样化,这是马腾腾在翻看微信藏友展示的车票。据统计,北京公交截止到1984年底总计约3369辆,线路145条,客运量10.61亿人次。中国网郑亮 摄
10年过去了,如今他收藏的车票约有10万张。作为一个90后的年轻人,马腾腾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北京公交的变革如数家珍,而这些丰富的知识则全部来自他收藏的每一张车票以及为了了解车票背后的故事所查的无数资料。“这些车票其实也是咱北京城发展的缩影。同时,也是北京公交发展前进的见证。”马腾腾说。中国网郑亮 摄

从1924年第一张有轨电车车票,到现在最先进的芯片公交卡,一张张车票记录着北京公交发展的每一个重要的节点。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出行需求和适应越来越便捷的生活方式,北京公交做的一次次尝试和改革都在这些方寸之间得到体现和记录。中国网郑亮 摄
1978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北京市交通局将公共交通业务划出,组建北京市公共交通局。1980年8月开始,印有“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的新版车票开始使用,与旧版相比除了公司名称发生变化外,票面号组下还增加了“汽”字表明是公共汽车使用的。最高票价为当时郊区最长线路345路,全程6角5分。中国网郑亮 摄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带来进城务工人员激增,乘车难问题凸显。“往里走有大座儿,差一位就走了啊!”售票员“挂”在车门上揽客的身影和这样熟悉的对白出现在80年代的北京街头。在1984年4月1日,运营方式介于公交与出租车之间的小公共汽车诞生,最早开通的线路是北京火车站——北海和动物园——颐和园两条线。小公共汽车初期票价是5角起步,多乘一段加价5角。中国网郑亮 摄

北京公交首批7条无人售票线路是在1994年8月1日开始试运行,其中7路、49路、114路微单一票制2角,特1至特4路单一票价2元。专用的无人售票车车票与有人售票车票区别在于由于是乘客投币后自取,票面不再有计数系统和站号,车票只保留了公司名称和面值。1996年1月1日调价后,无人售票电汽车票价有2角涨到5角,双层车维持2元不变。这一阶段不同公司的车票印有不同的宣传语,颜色也是各不相同。中国网郑亮 摄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在1998年6月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改组,重组了第一至第七客运分公司和电车客运分公司,成立第一至第三保修分公司,管理层变成了总公司、客运分公司、车队三级管理,在1999年初,印有新公司名称的车票与乘客见面。其中第七客运分公司和电车客运分公司继承了曾经的“北京市电车公司”的车票样式。中国网郑亮 摄
1999年6月18日,北京公共交通总公司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本着让乘客舒适出行的愿望,发起成立了北京巴士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巴士公交的出现时公交市场化的产物,也是改革开放下公共交通领域最大的一次探索,到2000年,巴士公司就发展到5个分公司、2600余运营车辆、1200多公里行驶里程。中国网郑亮 摄

北京公交票价“世纪之调”,1999年12月10日,北京市公交车票价为:市区线路为单一票制1元。市郊线路为“12、5、5”票制。夜班车统一定价2元。“6”“7”“特”字头路线10公里内1元,每增10公里增1元。“世纪之调”前后,北京公交票价从5角、8角、1元1角、1元4角变成了1元、1元5角、2元、2元5角等便于找零。同时也调整了颜色,北京公交车票五颜六色迎千禧年
2005年1月1日,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正式更名为北京公共交通控股有限公司。而印有新公司名称的“小窄条”车票也成了最后一版小窄条车票。北京的小窄条车票自1958年开始使用,经过了几半个世纪的时间,在几代北京人眼中,这种小窄票仿佛才是公交车票该有的样子。中国网郑亮 摄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北京城市公共交通得到了跨越性的发展外,长途汽车也得到了发展。1976年1月,北京市长途汽车公司重新成立,在公司成立之初长途车票经历了一段三票混用的时期。直到1984年北京长途汽车定时车票再次改版,票面增加了副劵部分,副劵包括票价、票号、日期等信息。车票名称由“北京市长途汽车公司客票”变为“北京市长途汽车公司”。中国网郑亮 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成立的北京巴士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初上市,开启了北京公交市场化的进程。同年7月,北京巴士股份有限公与北京市长途汽车公司共同组建北京八方达长途巴士客运有限公司,自此,白绿涂装的“9”字头八方达公交车出现在京郊的线路上。这个时候普通车票价1元起价,空调车2元起价。中国网郑亮 摄
1999年,北京街头出现一种亮黄色的新车,在车侧面写着“运通客运”的红色字样,运通公交是北京市政府批准的第一家社会兴办的股份制城市公交客运企业。在运通公司成立的年代,“下岗工人再就业”成为当时社会关注焦点。运通成立时就像社会宣布公司将主要吸纳下岗职工,在公司成立前5年安排2000多名下岗职工再就业。运通公交最初的票制是6公里以内起价1元。每增加5公里加价1元。后也分空调车与非空调车。中国网郑亮 摄
2004年12月25日,北京首条BRT正式开通,从前门到木樨园单程只需12分钟。2005年12月30日,该线路南延至德茂庄,全长16公里共17站,单程约37分钟票价2元。在2007年统一成票价1元。快速公交的车票早期采用铜版纸印刷,图案为前门箭楼,这张票见证了中国首条快速公交的建成使用。2007年8月8日起,快速公交1线采用与其他客运公司相同的车票样式,颜色为紫红色。中国网郑亮 摄

随着通讯技术不断发展,现在乘车已经很少有人使用现金,大部分人都是轻轻一刷手中的卡片就可以方便的乘车缴费,这种卡片的全称叫做“北京市政公交一卡通”。早在1999年,北京公交IC卡就在605路公交车上进行试用。经过不断的发展,从早期的办卡使用不方便,到现在的几乎人手一张,从M1芯片卡到CPU卡,以及2013年开始推出的NFC手机一卡通,再到现在的手机APP支付等,市民的出行也越来越方便。中国网郑亮 摄
改革开放让北京旅游市场真正的繁荣,1979年1月1日,经北京市政府外事办公室批准,北京市旅游事业管理局汽车队成立,并于同年8月1日更名为北京市旅游汽车公司,主要负责旅游团队的交通接待工作,“旅游”二字开始出现在交通行业的公司名称之中。当时北京市旅游汽车公司所使用的车票,设计、印制精美,每张车票上都有天坛、长城等旅游景点的图片。中国网郑亮 摄
在公交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月票占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月票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市区月票、郊区月票、公用月票、地铁公交联合月票等。从1925年4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北京公交月票陪伴市民走过了80余载的岁月,而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北京月票又经历了从纸质月票卡到IC卡的发展变迁。而自2007年12月起所有种类的IC卡月票票卡全部转变成普通公交卡进行使用。中国网郑亮 摄

在我们所熟悉的公交车票中还出现过很多的纪念车票,北京公交第一套纪念车票发行于2008年7月31日,为了纪念快速公交2号线和3号线开通。从此,每逢遇到值得纪念的重大事件,公交系统都会发布相关的纪念车票,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APEC会议、建国60周年,抗战胜利70周年等重大活动以及北京公交自己的一些值得纪念的重要节点等都会发行相关的纪念车票。中国网郑亮 摄
10多年的时间,十几万张车票的收藏,这一张张的车票就是马腾腾这个90后年轻收藏家的一本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教材。“虽然很多内容没有亲历,但是我自己收藏车票这么些年,从一张张小小的车票中了解到太多的关于改革开放的知识,现在我也把这些知识汇集成书了,我希望更多我的同龄人或者比我还小的人可以通过这些车票了解到我们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马腾腾这样说。中国网郑亮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