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三寸金莲”老人:父母之命我只有听从


笔者在一山村碰到一位“小脚”老奶奶,她已88岁高龄,她耳不聋眼不花说话柔声细语,慈祥可爱,住在一孔简朴的土窑洞里,老人给笔者讲述了她的过去经历,她生长在中条山腹地一农村家庭,在那时交通不便,几乎没有外界信息非常闭塞,家里的农作物靠肩扛背驮才能出山,她从小根本不知道外界的世界有多大,外面发生的巨变对他们没有多大影响。图为她坐在土窑里。


她出生在1930年,此时的国内形势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人的的思想早已开始追求自由平民主等渴望新生活,然而,封闭的小山村依然生活在过去的旧时代,一些守旧的人们依然按部就班生活着,老奶奶就生活在观念陈旧的家庭中,在她7岁那年,父亲按照旧俗命她缠裹脚,她在奶奶的帮助下唯命是从,没有一丝不满。图为她在给笔者展示针线用品。
当她幼小的脚被长的布带一匝又一匝紧紧裹着,疼痛难忍,开始时寸步难行,后来慢慢小心翼翼如婴儿学步,重新开始学习走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逐渐习惯裹着脚走路,脚部的关节严变形,收缩在一起如同鸡爪。在旧时期,讲究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嫁到夫家要贤惠、相夫教子、三从四德等礼教。这种传统思想相传几千年,到民国时期在许多封闭偏僻的村落依然盛行。图为奶奶土窑里的小窑放着当年时尚的明星图

奶奶受家庭的影响,遵照媒妁之言和丈夫成婚后,丈夫在河南做教书先生,她在家里操持家务侍奉老人抚育子女,后因,家务繁重丈夫返乡和她共同担负养家糊口的重任,把老人养老送终,子女一个个养大成人成家立业,在她70余岁时以沫相濡几十年的丈夫离他而去,她为了不给儿女增添负担,把老宅子让给儿子,她在一土崖边凿了一孔土窑有了栖身之地。图为奶奶在看着丈夫年轻时帅气的照片。
老人依然保持着过去的生活习惯,土灶火连着土炕,冬季,老人每天自己生火做饭,即烧热了土炕有做熟了饭菜,平时只需儿女送些油盐酱醋米面等基本生活用品。老人的衣服鞋子全是自己缝制,现在还身穿着对襟袄,脚蹬千层底鞋,与旧时无异。图为连接土炕做饭的灶火。
老人穿着手纳的土布鞋子。
当时奶奶用白棉布把她的脚紧紧裹住,疼得她哭了整整三天,每走一步路都要抹一把眼泪。她说,现在新时代不裹脚了不受那份疼了,太幸福了。图为自幼被裹已变形的双脚。
简单而又温馨的土窑洞。
笔者为了记录将消失的“三寸金莲”小脚,和老人交流了一个多小时,老人说啥都不愿意留下濒临消失的影像,她觉得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不需要再留下不堪的回忆,奶奶经不起笔者的真心诚意和苦口婆心的劝说,最终留下了一代人的影像资料。要牢记历史开创新时代。
大儿子的木器厂就在奶奶窑洞傍边,照顾老人十分方便,逢年过节儿孙们汇聚一堂乐其融融和和美美。奶奶受苦受累一辈子祝愿她安享晚年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