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何快樂不起來?

人越大,發現身邊讓自己高興及值得回味的事情越來越少了,似乎一切都不能打動心靈。我不知道別人是否如此。生活有些麻木不仁,天天為了生活忙碌,自己似乎已經沒有多少心思留意身邊了。

但回想自己年少的時候,一件很細微的小事都讓自己激動不已的。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發展不是很好,一個村子沒有幾臺電視機。而那個時候,能夠去別人家看電視,是自己最大的快樂。我清楚記得,當時村委有一臺電視機,村裡許多人家在晚上都愛去村委,密集的人群,望著同一個頻道。現在的孩子是絕對難以理解自己父輩那時為何是這樣子。

父親去的時候,總愛帶著我們幾個孩子,騎著自行車,後座孩子,前槓孩子。那個時候,我最大的快樂,莫過於就是坐在父親的自行車上去看電視了。如今,這樣的情景不復再了,家家都有了電視,早已經沒有了昔日的光景,但我們的快樂似乎並沒有比上昔日,就如我的女兒和我一起在家看電視,她能夠感受快樂嗎?她可能認為,在家看電視是理所當然,並且頻道眾多,手控遙控器就隨意選擇了。

如今自己也很少去電影院看電影。長大後到如今,我記得自己只去過一次電影院,就是談戀愛時和未來的妻子一起去。但自己少時,卻是那麼熱衷看電影的,當然,看電影不是去電影院了,其時哪有這樣的條件,而是村裡每年難得幾次的露天電影。1980年前出生的人都應該清楚記得,村裡的露天電影就是文化站下鄉給村民帶來的最大娛樂,是村裡孩子盼望已久的等待。孩子知道村裡放電影了,提早就把櫈子放好佔據最佳觀看位置,晚飯過後,就興高采烈地等著電影開始了。

電影的內容,都是關於戰爭片,諸如《地道戰》、《地雷戰》、〈〈天山上的來客〉〉,以前娛樂方式沒有現在豐富多彩,人們能夠看一場電影就是最大的快樂,我就是快樂大軍中的一員。現在村裡每個月也有兩次邀請街文化站的人放電影,熱鬧程度和昔日是截然不同了,村裡本地人沒有多少人去看,看電影絕大部分是南下打工的外省人。而我懷著想重新體味我昔日年少看電影的快樂,也光顧幾次,但總是不能回覆過去的快樂。看著稀疏的人群,對比過往,發現早已經是物是人非了,一切都變化了。

所以,我現在明白,人的快樂,和物質的豐富沒有多少關係,和社會大環境使然,和人的內心世界有關。如今,人們的娛樂場所、方式是多了,但人們的快樂反而越來越少。

當我們在庸碌人世跋涉,我們已經感受不了多少快樂因素存在。快樂因素應該是存在的,只是我們從中快樂不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