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界》聂危谷画展在江苏现代美术馆即将开幕


危谷出新境

聂危谷先生是一位典型的学院派画家,这并非因为他是南京大学的教授,而是因其艺术的创新性和独特性始终具有明确的学术性指向,或者说明显的学院派特征。纵观他的艺术创作之路,可以了解他试图从哪里走向哪里。

《大昭寺》 97x180cm 纸本彩墨 2018

从山水到都市。中国画分山水、花鸟和人物。显然,聂危谷的画属山水一类。大家知道,自然界的山山水水,总体而言亘古不变,这就使得中国画在题材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中国山水画传统有一定的范式。画家们遇到并要解决的两大问题是:一是画什么?二是怎么画?画什么是创作题材问题,怎么画是艺术语言问题。画家首先碰到的是创作题材问题。聂危谷进行了长期的寻觅、探索与思考,他把眼光投向了都市,投向了建筑。都市与建筑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文化标识,承载着历史时间的风雨侵袭,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沧桑变化,承载着各类人群的悲欢离合。于是,聂危谷毅然决然地在题材上突破,从山水中突围,把都市建筑作为自己艺术表达的主要对象,作为自己国画创作的重要题材。正所谓:咬住建筑不放松,题材就在都市中。置身危谷出新境,横看侧观各不同。

《飞雪华山》 163x123cm 纸本彩墨 2018

从水墨到彩墨。当国画遇上都市,水墨遇上建筑,问题就来了,难度就大了。为什么?传统山水画中,包括界画中的亭台楼阁都没有现成的范式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依循。这就给聂危谷设置了难度。难度就是高度。聂危谷迎难而上,向高度艰难攀登。他没有丢掉中国画最基本的东西,坚持用笔墨语言描绘都市,描绘建筑,同时又对水墨语言为主的语言体系进行积极的创新,使之更适合现代都市元素的艺术表达。于是,他鉴借其它画种包括西画的手法与经验,经过大量实验性摸索,形成他所独创和掌握的彩墨表达方式,解决了怎么画的问题。他把彩墨作为表现都市与建筑的主要艺术语言,并在水墨与彩墨之间寻找到最合适的比例关系,通过浓淡、色彩、光影的变化,使画面富有层次性、肌理性和律动性,具有厚重感、立体感和灵性感。更重要的是,聂危谷的作品,既是主观可感的现实都市和文化标识,又是超离客体的精神世界和生命存在。

《马丘比丘》 180x97cm 纸本彩墨 2018

从有界到无界。这次展览的名称叫做《无界》。我想,这是聂危谷先生对于艺术、对于世界、对于人生的感悟所得。有就是无,无就是有。这是宗教观、哲学观、人生观,也是艺术观。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人何物,都是从无界到有界,再从有界到无界。艺术也是这样。从传统到现代,从继承到创新,就是这个过程。聂危谷先生的艺术之路,正是从零开始,步入传统,继而突破传统,随后进入“无界”之境,即从解构传统水墨固有范式,创建现代彩墨的艺术语言,打破传统与现代的界限,消融东西方艺术的界限,跨入力图突破物理时空和思想观念的彊域,进入了更为宏远、更为自由的艺术天地。

《哥特式》 97x180cm 纸本彩墨 2018

从山水到都市,从水墨到彩墨,从有界到无界,聂危谷先生还在探索,还在创新,还在前行。无限风光在险峰,相信聂危谷先生一定能够坚守艺术理想,登上艺术之巅。

《高棉微笑》 97x160cm 纸本彩墨 2018

《古崖千佛》 97x180cm 纸本彩墨 2018

《罗马怀古》 97x180cm 纸本彩墨 2018

《高呼高迪》 97x180cm 纸本彩墨 2018

《天堂旋律》 97x97cm 纸本彩墨 2018

《念佛是谁》 97x180cm 纸本彩墨 2018

《太阳金字塔》97x180com 纸本彩墨 2018

《天空与远方》97x180cm 纸本彩墨 2018


聂危谷,1957年生于扬州。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并获博士学位。曾任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副院长;现为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画方向硕士生导师。社会兼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2008、2012年两次入选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201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冠名主办的《世界观—聂危谷中国画展》。2016年6月在乌克兰国家艺术科学院,同年11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会议中心举办同名个展;2015年12月在台湾佛光山佛光缘美术总馆举办了由星云大师题名的“危谷画展”;并曾应邀参加了绿色团体于2016年9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的“拯救地球”展览。2018年主要参展:伦敦河岸画廊“‘对话’四季”展;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中国水墨泼彩画双年展”;苏州基业美术馆“墨魂画心”—中国当代水墨作品邀请展;南京大学美术馆2018.首届亚太艺术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