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震冈——中国画乡土美学新境界开拓者


褚震冈,1950年生于浙江省缙云县。现为浙江省美协会员,浙江丽水地区原美协常务理事、缙云县美协主席。是当代中国画坛罕见的“因境生意,因意立法”的原生态画家。他奉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孤介不媚世俗,避离红尘利禄,其作品用笔轻松泼辣,格调清新自然。他坚守中国画的经典美学,传承创新,独树一帜。

中华诗坛泰斗洛夫认为其作品“人文风韵与幽谷清泉融会无间,深得黄宾虹笔墨之神,达到‘神与物游’之境界”。著名人文学者周天黎评价:“褚震冈所探索的绘画之道,可谓综合了儒、道、释三家的精华,把温柔敦厚、任性逍遥、虚幻空灵统一在一起。这道东方文化迁想妙得的人文风景,扩充了中国艺术精神的生命力。”


中国画

我从小喜欢国画,那是受了堂伯褚雪琴的影响。上世纪40年代,他以卖画为主,曾与齐白石、潘天寿等名家有过交往。我专攻山水,与我出生山区有关。大山是我和祖辈们的衣食父母,对大山的热爱便发自肺腑。我的父亲当过中

学教导主任,“文革”中被揪斗,在彷徨和苦闷中,我一头扎入“山水”,从此以后,便再也离不开“山水”了。

唐云艺术馆展览并捐赠作品


中国画

“山水”给了我精神自由,也给了我精神享受。山有生命,水有灵性,春夏秋冬,阴晴雨雪,风云雷电,她都适时以不同方式展示自己的美丽。这美丽时时激发着我的创作欲望,有时甚至不能自已,然而笔下却又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其原因当然是功力不足,火候未到。因此,我下决心苦练基本功。我选择的是一条传统的、保守的道路:初时从芥子园入手,诸如披麻皴、斧劈皴等等,似乎有点儿道道后,又找来一些印刷比较精美的古今名家画作来学,比如沈石田、石涛、黄宾虹、黄秋年、梁树年、白雪石等等。多年的学画经验告诉我,我走的这条道路没有错。

中国画

诚然,行走在这条路上显得不够时髦,以至于同道中有人劝我变一变路子,放一放传统,来一点“创新”,但我仍我行我素。我认为,即使是大师也不可能凭空而立,而只能站立在前辈们的肩膀之上,所谓创新,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得上。进步是我所喜欢的,而且时时都在追求。但我更知道艺术不可能一蹴而就,提高是循序渐进的,突破也是一点一滴的。禅宗得道有“渐悟”、“顿悟”之分,两者其实是一回事,那就是在先必须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否则“道”都将与你无缘。

中国画

我承认艺术上的独辟蹊径,对独辟蹊径的人怀有无限的羡慕和深深的敬佩。但我也是一个固执的人,对于画坛上有些连作者自己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的东西,我压根儿就不认为是什么“创新”。我坚守自己的“古旧”以求在自己的“古旧”中演化自然。

中国画

众家评说

震冈君……以不屈不挠筚路蓝缕之精神,深入大自然中,以造化为师,因境生意,因意立法,完成了一个中国原生态画家的人文超越。从他一桢桢画作中,流淌的是远离人间滚滚红尘及功利化趋向的原生态人文艺术佳构。

——周维

中国画

褚震冈没有辜负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他……通过对云水的着力渲染,营造出水汽蒸腾、如流如动的气势和韵味,使画面弥漫着一种安宁静谧的气息,洋溢着江南特色的这种恬静和谐的画风。 ——王明青

中国画

褚震冈作品,无论大幅或小品,有笔有墨,奔放中不乏严谨,浑厚中亦见秀润。造型构图在着力把握整体效果的同时,尤其注重山水的神姿趣韵,作品形神兼得,以形传神,十分耐看。或许是源于缙云山多水丰的缘故,褚震冈的画还有个有趣的细节,几乎每幅画中的山脚下都有清水流淌,水面轻舟帆影,怡然体现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旨趣。 ——牛夫

中国画

长期生活在群山环抱中的中国山水画家褚震冈,从大自然和自身的平民生活中汲取营养,50多年艺术创作的生命旅程,避离功利和滚滚红尘,内心追求自由和净土,创作出一批审美形态別开生面的中国画。褚震冈探索的绘画之道,可谓综合了儒、道、释三家的精华,把温柔敦厚、任性逍遥、虚幻空灵统一在一起。这道东方文化迁想妙得的人文风景,扩充了中国艺术精神的生命力。

——周天黎

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