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水潭的水永远抽不完,考古专家一勘探,原来水下葬着诸葛亮哥哥

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国家,有着数不清的灿烂文化。有这么一部三国著作一直被后人们视为经典,相信大家一定有所耳闻,那就是《三国演义》,这部巨著的情节在大师罗贯中的笔下曲折跌宕,人物的刻画也是精妙绝伦,几百年流传至今,翻拍的影视剧也有几部被后人尊称为经典。

在这部被众多人们喜爱的著作当中,其中一位谋士,更是被后人所神化,他一直是百姓心中的智慧之神,那就是我们的诸葛武侯,在著作中以对汉室忠心耿耿的人物形象进入我们的视线。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看他的书,长大了就看剧版的《三国》那个时候的关羽是陆树铭老师扮演的,赤面长须,为人忠诚,敢爱敢恨,对小人奸臣嗤之以鼻,手操青龙偃月刀,所向披靡。就是这样一个人,对诸葛武侯也是毕恭毕敬,可见诸葛武侯的为人,智谋都远高于常人。他为后主所著的《出师表》也被后人赞扬道:出师一表真名世。

诸葛孔明是中国古代少有的大智者,他有个哥哥,叫诸葛瑾。《三国志》描述他哥哥"面长似驴",听上去就容易想到赵本山老师当年春晚说过的"鞋拔子脸",玩笑归玩笑,诸葛瑾也不失为一个军事家。

诸葛瑾在年少时胸怀大志,和弟弟不同的是,他喜欢到处游学,想要让别人传授自己的学问。战乱爆发之后,诸葛瑾就去东吴避难,有一天被孙权直接启用,后来就在东吴侍奉孙权,公元二二二年,孙权在当时的都城建业称帝,诸葛瑾则被孙权封为大将军,至此诸葛瑾正式走上人生巅峰。

诸葛瑾去世后,他儿子想让父亲有个好去处,于是托人找了个风水宝地将他的父亲遗体下葬,是如今江苏常州塘墩上村,他的坟墓是个很大的土墩,分前后两个,前一个是印墓,后头的是剑墓。据当时的老一辈描述,当时墓穴的东北面是一个被盗过的洞穴,这洞穴里的东西可能早就被盗完了,可他的墓室去无人感动,可能是盗墓贼怕里面有什么机关,所以才不敢轻举妄动。

而在这个村子发生了一件怪事,就是无论多么干旱,这有个潭里的水永远不会枯竭,就算第一天用完了,第二天就又满了。专家到这里一勘测,就发现了其中的端倪,原来这是诸葛亮哥哥,诸葛瑾的墓地,难怪会如此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