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之王”——雪豹


雪豹,是一种重要的大型猫科食肉动物和旗舰种,由于其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雪豹具有高度发达的分配血液、调节呼吸等技能。对氧化变化很敏感。雪豹原产于亚洲中部山区,中国的天山等高海拔山地是雪豹的主要分布地。其皮毛为灰白色,有黑色点斑和黑环,尾巴长而粗大,有“雪山之王”之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际濒危动物。


雪豹,体长110~130厘米;尾长90~100厘米,体重一般50~80公斤之间。全身灰白色,布满黑斑。幼兽通体带有浅玫瑰紫色。身上的黑色环斑轮廓不清、黑灰相杂。
雪豹具有夜行性,昼伏夜出,每日清晨及黄昏为捕食、活动的高峰。其行动敏捷机警,动作灵活,善于跳跃,3~4米的高崖可纵身而下。白天很少出来,有时会躺在高山裸岩上晒太阳。其上下山有一定的路线,喜走山脊和溪谷,经常沿着踩出的小径行走。雪豹一年换一次毛。平时独栖,仅在发情期前后才成对居住,一般有固定的巢穴,设在岩石洞中、乱石凹处、石缝里或岩石下面的灌木丛中,大多在阳坡上,往往好几年都不离开一个巢穴。

雪豹以岩羊、北山羊、盘羊等高原动物为主食,也捕食高原兔、旱獭、鼠类等小动物以及雪鸡、马鸡、虹雉等鸟类,在食物缺乏时也盗食家畜、家禽。其猎食往往采取伏击或偷袭的方法,常在野羊活动地区附近隐藏,其进食时一般先食腹部、内脏,然后再吃肌肉,最后食头。
雪豹处于高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亦被人们称为“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而由于非法捕猎等多种人为因素,雪豹的数量正急剧减少,现已成为濒危物种。在中国,雪豹的数量甚至少于大熊猫。雪豹是亚洲高山高原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物种,国际上正在实施一个保护雪豹行动计划,期待使雪豹得到很好的保护,进而能够保护整个高山地区的动物区系和生态系统。
中国青藏高原及帕米尔高原地区是雪豹的主要分布区。中国分布总共估计有2,000~2,500左右,全世界共有4,510~7,350只。

随着气候变暖,喜马拉雅山的林线逐步上移,这给了森林杀手豹向上扩张的可能,豹可能会进犯到雪豹的栖息地,与其形成竞争。2016年2月28日,在一处四川贡嘎山保护区一处海拔4000米以上的裸露山脊,一只豹于下午16:42分经过红外相机前;2小时后,一只雪豹在18:56分以同样的方向走过红外相机。这证实了以上的猜测。
2018年,雪豹栖息地青藏高原上的中国首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总体规划出台。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任正德表示,三江源将坚决把生态保护和复原工作放在首位,加大雪豹这一生态指标性物种的保护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