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这首诗,让汉文帝蒙受了上千年的不白之冤

李商隐的诗歌中,有所谓三足鼎立之说,可以称之为三绝,即咏物、咏史、无题。

李义山许多的怀古诗,历代以来都有佳评,但他们都只注重他作诗的高超技巧,并未指出不合史实且失之过苛之处。

比如一首《贾生》就颠覆汉文帝千年来的贤君形象,让许多人为之鸣不平。

贾生

唐代: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谊不仅是汉初著名的文学家,还是一位早熟的政治家,二十多岁即当博士,一年中官至太中大夫,文帝惊其才,拟授以公卿之位,后因见嫉权臣,被贬斥长沙王太傅,几年后才得入京面君。当时,文帝刚主持过祭礼,有感于心,所以在未央宫前殿的宣室,与他谈开了鬼神之事,并多有询问。贾谊对此一一作答,使文帝不觉中移膝倾听,并感慨道:“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史记·贾谊列传》)。

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诗人却独具只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诗的议论。可惜的是——虽然谈到三更半夜,竟是白白的向前移席,因为他问的并不是天下百姓,而只不过是鬼鬼神神!

其实,汉文帝是一位以德化民的仁君。他在位二十三年,自奉俭薄,所有的宫室、苑囿、车骑、服御,都是他父亲暨吕后时所遗之物;他想兴建一座露台,估价要花百金,便羞惭地取消计画;他最心爱的慎夫人,衣裙不准长到拖地;宫中的帐幕,完全素色。他的俭朴,历代哪位帝王能及?!他为了减轻人民负担:田租由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后来又下诏免徵田租。赋由每年一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这些都是他注重民间疾苦的德政,怎忍心说他「不问苍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