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隆務寺,顯密雙修的格魯派大寺,曾下轄有數十座屬寺

隆務寺位於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府所在地隆務鎮鎮西山腳下,地處隆務河中游河畔,氣候宜人,隆務寺,藏語全稱“隆務大樂法輪洲”。"隆務"系藏語,在安多地區,其規模、地位、影響僅次於甘肅省的拉卜楞寺和青海省的塔爾寺。

從青海西寧至同仁181公里,約需2個半小時到3個半小時;西寧汽車站每天都有發往隆務鎮的班車,上下午均有出發。向東南方向行駛,過黃河,穿過20多公里長的隆務峽,經過開闊的隆務峽谷地帶,即可到隆務鎮。難得的一個好天氣,寺外的綠度母廣場上轉經的人絡繹不絕,還有不少的善男信女們在廣場上磕長頭。

偶遇一對拍婚紗照的藏族新人,也跟著蹭拍了幾張。

飛來飛去的廣場鴿讓畫面充滿了溫馨和祥和,綠度母塑像也見證了他們的愛情。祝福他們的愛情地久天長。

據《安多政教史》記載,早在元大德五年,這裡已建有藏傳佛教薩迦派小寺,至1426年前後,當地名僧三木旦仁欽與其胞弟羅哲森格,維修並擴建了該寺。三木旦仁欽的祖父阿米拉傑出生於前藏念唐拉山下的丹科絨吾,是一位專修明咒的瑜伽師,並擅長醫術。他受大元帝師八思巴的差遣,來到隆務,其子隆欽多代本為隆務土官,生有9子,長子即為三木旦仁欽。他自幼出家,曾拜夏瓊寺(今青海化隆縣境內)創建者頓珠仁欽為師,並受比丘戒。

頓珠仁欽也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的啟蒙老師。其後,三木旦仁欽以當地薩吉達百戶為施主,正式建成隆務寺。三木旦仁欽的胞弟羅哲森格,是一位佛學造詣極深的高僧,受到明宣德皇帝的器重,被封為“弘修妙悟”國師。從此,隆務寺隆務家族聲名大振,在隆務河流域行使區域性的政教合一統治。

隆務寺內珍藏著各類藝術精品和珍貴文物,還有明宣德賜封的"弘修妙悟國師"牌以及明天啟五年由明帝題賜的"西域勝境"匾額。還有眾多造形精美的佛像、壁畫、堆繡、唐卡等藝術品,浩瀚的佛教經卷典籍,成為省內又一處佛教藝術博物館。

這裡是馬頭金剛殿的入口,1989年的時候,由第四世曼倉活佛落桑次成尖措重建。

雕樑畫柱,精美的建築細節。

馬頭金剛殿內供奉主尊為泥塑彩繪的鐵劍馬頭金剛像,兩邊供有千尊馬頭鐵劍馬頭金鋼,馬頭金鋼則是熱貢藝術彩色泥塑的典型代表。

虔誠的轉經人。

圍牆上的轉經筒,這些的轉經筒在藏區隨處可見。

轉經有步行和磕長頭兩種方式。前者手搖嘛呢經輪,口誦六字真言,身背行裝繞轉;後者以等身叩拜,即磕長頭繞轉,通常繞神山、聖湖一週,需數日或數月。人們帶上乾糧和飲水,風餐露宿、含辛茹苦地跋涉和叩拜,用步履和身體等丈量著神聖的土地。

地上的水坑中轉經老人的倒影。

清乾隆三十二年,一世夏日倉被乾隆皇帝封為“隆務呼圖克圖宏修妙悟國師”,成為隆務寺寺主和隆務寺所屬十二族政教首領,歷輩轉世,直到全國解放前,在同仁地區行使區域性的政教合一統治。

該寺於清雍正十二年由第二世夏日倉阿旺嘉措建立密宗學院,清乾隆三十八年由第三世夏日倉根敦赤列拉傑創建時輪學院,從而發展成顯密雙修的格魯派大寺,僧人最多時達到2300人,曾下轄有數十座屬寺,發展成為顯密雙修的格魯派大寺。下圖是大殿頂上精美的佛像飾品。

大經堂位於寺院中央,建築面積1700多平方米,周長170米,內有巨柱18根、短柱146根、內供釋迎牟尼等數十尊塑像,造型精美,莊嚴肅穆,尤其宗喀巴大師像高11米,座底周長26米,通體鍍金,嵌滿金玉寶石,更顯得金碧輝煌。

大殿內有很多的信徒在頂禮膜拜,大經堂這裡也是寺內轉經人最集中的地方。

這是在隆務寺的一處經堂的地板,磕長頭居然硬生生的將這裡的木地板給磕成這樣,真讓人歎為觀止。

轉經都是按順時針的方向進行的。

在轉經的隊伍中不乏這樣揹著孩子的藏族婦女。

轉經,即圍繞神山、聖湖或寺院佛塔繞行的祈禱儀式。藏族信教群眾認為,神山、聖湖養育了他們,而山神、水神又護佑著他們,因此對神山聖湖常懷有一種感念之情,認為能繞行這些神聖的地方一週,可得到禮佛敬神的功德。

隆務寺學經採用色拉寺傑巴扎倉教程,並於色拉、甘丹二寺設有冷本康村,供本寺僧人入藏學經居住。歷代多出高僧,著述頗多。其中《夏日倉噶丹嘉措全集》 、阿繞倉所著《天牘柱式》 、堪欽倉所著《辯論初階》等最有影響,廣為流傳。

隆務寺內的經堂外面的僧人,這會也算是課間休息吧,很多僧子都在外面休息或交流。 隆務寺除了現有的活佛之外,還有未入寺女活佛玄通二世,於2003年認定。目前資料統計全國女活佛不超過4位。

這裡是顯宗學院的大廚房。

前一天夜裡的雨,寺內有不少的積水。

等了一會,終於有位僧人入鏡。

走馬觀花似的遊覽,寺內的很多建築都叫不上名字。不過這樣的好天氣,倒是很適合拍照。

該寺於“文革”期間拆毀大部,僅存經堂3座353間,昂欠5 座623間,僧舍24院225間。 1980年12月批准開放,現重建天女殿、靈塔殿、觀音殿、文殊殿、曲哇殿及密宗學院。僧舍 10餘院。

修復後的隆務寺重現昔日風采,更顯得金碧輝煌。

寺內建築上精美的細節。

走到寺外,廣場上的轉經人依然忙碌。

遠眺隆務寺,寺院依山而建,佈局錯落有致,裝飾華麗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