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顺德均安关帝侯王出游


锣鼓齐鸣,彩旗飘扬,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顺德均安关帝侯王出游,游行的队伍盛装开道,鞭炮震天,两旁的居民夹道欢迎,这便是当地最大的民俗活动的场景。整个民俗活动将持续到11月,其间还有关帝墟、关帝饭、粤曲表演等特色活动。


午时12点一到,“铛”的一声锣响,两顶三百多斤重的关帝銮舆在10多位壮汉的齐心协力下缓缓抬起,“关帝出游”正式开始。

巡游仪仗队伍效仿古时帝王出巡的场景,首先由敲响十三下的头锣开道,随后,一杆三丈高的“圣军司令”大黑旗开道出行

紧跟其后的是写着“污秽勿近”“肃静”“回避”“威武”的高脚牌、香炉、罗伞。队伍中部是关帝、侯王端坐的两座銮舆,銮舆为雕刻精美的小木楼,游行中銮舆手不时有节奏地上下颤动銮舆,大声吆喝,在人群中掀起一阵又一阵热烈的回应。演奏着喜庆乐曲的锣鼓柜紧随其后,增添气氛。
庙会期间,从农历九月初四到二十,“帝王”在16天的巡游中,游遍均安“十三乡”,居民们则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以祈福辟邪消灾。




清咸丰元年(1851),附近五条村扩建帝王古庙,古庙宇俗称“五股庙”,同祀关公与侯王。五股庙建成后,庙理事会决定在农历五月十三“磨刀水”汛期时,将关帝、侯王神銮抬出,在江尾洲十三乡巡游,祈求风调雨顺,村庄、耕地免于洪涝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