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治下的大连老照片,一位大官僚死后的哀荣,面面俱到


这组照片是日本摄影师拍摄,刊发在《亚细亚大观》。这本书画册中,日本人刊登了大量关于中国民风民俗、风景风貌等照片。说起来,对近代中国的记录和观察,日本人比我们做得都要好。本组照片记录了民国时期大连地区的葬礼。图为葬礼的牌楼上写着“仁义礼智信”,门前占满了乞丐和看热闹的人群。这位站在前面的人拿着的白布是不是引魂幡?


图为灵堂内部,逝者灵柩布置在此。几位僧侣在奏乐诵经,超度亡者。
图为葬礼队伍的先行者。拿铜锣者负责开道,皂役、黑红棍、黑红帽、皮鞭子等跟随其后。日语原文这些是“官僚时代的遗风”,那么说这位逝者也应是当时的官员了。
图为送葬队伍。旌旗招展,飞龙旗、飞虎旗、二十八星宿旗,“回避”“肃静”,这种古代官员出行的仪式在此重现了。
紧随旌旗招展之后的是纸马、纸制的招财童子和利子仙官等。这位当世的大员要把生前的一切都带到另一个世界享受。
送葬队伍再往后是各种精美的纸制装饰品,如放在大门口的纸狮子等。一位骑自行车的斜跨着孝带,他可能是管理送葬队伍的人。
图为一群少年举着宝幡、雪柳等在葬礼仪式上。
图为一群道士拿着乐器在葬礼上。中国人大多是不信教的,但是不知为何死后又要请佛道人士超度,做水陆道场。死亡是现世的回报,但又不全是。
在僧侣群后,丧主,也就是逝者的家人们陆续走来。丧服是根据血缘亲疏有所不同的,五服指的就是亲疏不同,穿着不同的丧服。图中几位全身素缟的人,应该是逝者的至亲,哀哀戚戚。
图为那时大连已经用汽车当灵车了。拍摄这组照片时是1929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东北,张学良也迎来了人生的最高峰。不过,很快两年后一切都变了。在汽车做灵车之前,灵柩是需要人力抬的,根据官衔、地位的不同,所使用的人数,分为八人、十六人、二十四人、四十八人、六十四人等,而皇族则用八十人,皇帝要用一百二十人。幸亏如今,都用汽车做灵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