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九月九,到了街上不买竹编不想走


“马兰九月九,到了街上不想走”说的是世界长寿乡浦北县的龙门镇马兰村岭头节。这一天,街上竹编成行。四面八方的群众都来趁圩。有的为走亲访友,有的为购物,有的纯粹就是为了来看热闹。


当地以九月九前后三天,哪天是圩日,那天就是岭头节。今年九月初八恰是圩日,也不是这个村的岭头节。
当天,在街道两旁和附近空地都设有摊点,石器、铁器、竹器、木器,各种工艺品、日用品等应有尽有。
在满街的商品中,最为繁多显眼又最有马兰商品交易节特色的当数竹制品。菜篮、提篮、摇篮、筛子、罩子、盖子、箩筐、簸箕……叫得出名的没叫得出名的,平日见过的没见过的都有。
在当地有“九月九在马兰买的各类竹制品不易生虫,可以用到来年甚至多年”的说法。
这也许是因为九九重阳,秋高气爽,阳气极盛,竹子的水分已经没有那么多,各类竹器自然不易收缩变形、长霉上虫,极为耐用。
九月九在马兰买的竹制品不仅耐用而且还有吉祥之意,民间还有买回去使用后,家中老少平安,六畜兴旺的说法。
所以平时很多竹制品既没有卖,也没有多少人想去买。
竹制品在当地的盛行,充分体现了浦北客家人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习俗。
因为竹子易种易活,生长速度快,竹子在客家人日常生活中的利用非常的广泛。
在客家人日常的衣食住行中,到处都可以看到竹的影子:竹椅、竹床、竹席、竹帘、竹筷、竹箩、竹篮、竹笠、扁担、禾杠、竹耙……这充分体现了竹子与客家人的生产劳动、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马兰九月九形成商品交易节,进行大宗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展销,至少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来源与当地的岭头节有密切关系。
现在,马兰商品交易节以九月九为中心前后各一天,共三天。虽然时间上没有以前的七天长,但是马兰九月九的节日文化、贸易文化一直得到很好的传承,每年依然是那么热闹兴盛。马兰的九月九已经成了浦北极富特色的民俗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