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最新大盘点(二线城市)——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通称“乌市”,旧称迪化,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1]市域面积14216.3平方公里,辖7区、1县,2017年末总人口222.61万人。


乌鲁木齐地处中国西北,新疆中部,天山北麓,亚欧大陆腹地,毗邻中亚各国,有“亚心之都”的称呼,自古以来是沟通东西商贸的重要枢纽。如今是世界上最内陆、距离海洋和海岸线最远的大型城市。
乌鲁木齐最初因清朝在新疆驻军而发展起来的一座城市,1763年清乾隆扩建筑城,改称迪化。1884年迪化为新疆省省会,从此成为全疆的政治中心。1954年迪化改称“乌鲁木齐”,蒙古语里意为“优美的牧场”
乌鲁木齐是中国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2016乌鲁木齐在CCTV“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5年度十大最具幸福感省会城市中名列第七。
因“迪化”为“启迪教化”之意,有大民族主义色彩,1953年根据政务院关于更改具有歧视少数民族含义的地名的决定,恢复旧名,改为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准噶尔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台”,即唐代的“轮台”一名)。旧为厄鲁特蒙古的游牧地。
西汉,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分布着十余个游牧部落,史称“十三国之地”,西域都护府曾派兵屯田。
东汉,为车师六国的一部分。 三国,车师后国在今乌鲁木齐南郊建淤赖城,为乌鲁木齐第一城。 晋朝、隋朝,开辟丝绸之路新北道,乌鲁木齐处于新北道要冲之地。
唐朝,公元640年,唐朝政府在天山北麓设置庭州,辖4县,今乌鲁木齐为轮台县。现乌鲁木齐市东南郊乌拉泊水库南侧的古城遗址,即为当时轮台县。 公元648年,唐朝政府在距现市区以南10公里处设置轮台城,隶属庭州。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曾在此留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脍炙人口的诗句。
702年,在庭州设北庭都护府,轮台驻军增加。据《新唐书·吐蕃传》记载:“轮台、伊吾屯田,禾菽相望”。在轮台生活过3年的边塞诗人岑参,写过“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的诗句。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2月17日,迪化市人民政府成立。重新划分建立7个区,54个街公所。在郊区建立农民协会,并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成立3个乡,至此,城乡各级人民政府初步建立。 1954年2月1日,迪化正式恢复使用原名乌鲁木齐。 关注“黄小花盘点”,每天一篇盘点,扩充你的学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