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过眼神,我遇见对的人!一封陌生人来信打开了一个感人故事

今天是国际助残日,也是周日,是人们外出游玩的时间。在你计划一次又一次的旅行时,你可能想不到,这世上会有一些人,一生只能困囿于周遭几百米的环境中,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对异乡的全部了解,都只能来自于电视机。


刘天林几十年的生活可以概括为:一边看电视,一边给电视里看到的地方写信。

1960年,中国正经历严重的经济困难,那段日子全中国每年有2万到4万儿童因脊髓灰质炎致残,3岁的刘天林也未能幸免,从此落下小儿麻痹,举步维艰。

他生长的辽宁省北票市,是毗邻内蒙与河北的县级市。因为残疾,他的生活半径,永远局限了北票市中心医院宿舍楼附近数百步的范围里。

如今,年逾花甲,父母已逝,终生未婚, 刘天林独居在父母留给他的公寓里。在周围人的眼里,刘天林过得很吃力,腿脚不便,几天才能下一次楼,经常枯坐在小区门口的电线杆下面。偶有亲戚邻里为他送些吃用维持生活。

但比起其他生活在北票的残疾人,刘天林又是一个“奇怪”的存在。

他从早到晚猫在屋里看电视,只要看到一个感兴趣的地方,就会用潦草的字迹给那个地方的某个机构写一封信。

北票的很多出租车司机都认识他,经常拉着他去邮局寄信,邮局的工作人员也早就习惯了他询问各地的邮政编码,还送过他一本全国最新的邮政编码大全。即便在北票,人们也习惯了现代通讯手段,寄信显得非常特别。

就像坠落在一颗孤独星球上的宇航员,不断向浩瀚星际发射求救信号。看电视和写信成了刘天林与外部世界关联起来的唯一线索,也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内容。

寄出的信偶有回响,刘天林把那些回函和宣传资料放在随身的蛇皮袋里,如数家珍。

这个过程周而复始,反复强化,逐渐成为了刘天林在北票生活的寄托,炫耀的资本,也模糊了他对现实的看法,他觉得外面的世界已经注意到了他的存在,甚至幻想寄出的信对外面的世界产生了某些重要影响。

刘天林爱说话,但几乎不谈论自己的生活,和人说起的大多是《朝闻天下》和《新闻联播》里看到的那些话题,他想象着自己通过写信和很多大机关和大人物取得了联系,包括国家发改委,牛群,叶乔波……当然,一个小县城里的残疾人,这样的夸耀并没有人当真,收获的怜悯和戏谑同在。

刘天林从北票寄往全国各地的信至少有两万封,他却几乎没有走出北票一步。

直到2018年4月初的一天,刘天林接到一个电话,来自1800公里外的浙江衢州,电话中一个女孩告诉他,衢州的旅游委收到了她的来信,想邀请他去那里看看。

刘天林的来信最终转达到衢州旅游委的工作人员叶文婷手里。

那封信用牛皮纸信封包裹着,传统的红条纹信纸,字迹潦草。信中写着:我是一名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行动很不方便。央视《新闻联播》里播放后春天中国(的)衢州太美了。山清水秀,百花绽放,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美丽的景观风光让人向往,亲临参观体验人间美丽的地方,但对我来说只是梦寐以求(的)幻想.......我想求得美丽衢州的旅游手册光盘等资料。

旅游委主任郑奇平对叶文婷说,很多残疾人的生活已经小康了,但出去旅游很难。这个残疾人很典型,我们想想办法圆他这个梦。

接下来的半个月,整个衢州旅游委都在为这次圆梦活动忙碌。邀请残联、红十字等兄弟部门的协助,争取携程网等旅游企业资助并协助设计行程,联系踩点,制定适合残疾人的无障碍景点路线,招募志愿者……很多次因为细节计划推倒重来,很多次协调会开到午夜。

负责对接的叶文婷最为头疼的,还是1800公里外的北票。刘天林不相信有这样的事情,她于是每天不厌其烦的打电话,最终只是证明自己并不是骗子。

刘天林本人的态度也左右摇摆。出行前两天,他激动得整夜不合眼。但衢州接他的人来了,他反而犹疑起来。

第一次见面,刘天林不让衢州来的人进他的家,叶文婷凌晨四点在他家楼下等了一个小时。为了打开刘天林封闭的内心世界,叶文婷告诉他,她自己是被大妈养大的,她的大妈也是一名小儿麻痹症患者,小时候经常受欺负受嘲笑,她说自己特别理解这些残疾人,他们需要出去看看。

一直结结巴巴的夸耀自己社会关系的刘天林,沉默下来,最朴素的情感把他从《新闻联播》构筑的世界拉回到现实里。

在沈阳飞往浙江的飞机上,刘天林突然对身边的叶文婷说,到了衢州我能不能见见你大妈。

旅程开启,刘天林人生中若干个第一次扑面而来。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到南方,第一次睡四星级宾馆,第一次被众多的媒体采访……没有旅行经验,刘天林连换洗衣服都没有带,在南方的闷热中还套着两层春装。

各种陪同的人员却为他考虑得周到,比如旅游车的台阶太高,刘天林每次上车都急出一身汗。大家量出台阶的高度和宽度,连夜赶制了一个四阶的木头台阶,让刘天林上下车方便了不少。

衢州市西区大草原、石梁溪、九龙湖、孔庙、水亭门历史街区、廿八都古镇、江郎山、开化根宫佛国……一路水乡风光,有刘天林在电视里看到过的,更有电视里不曾有的。

静止的风景之外,更多的是人的存在。接待他的当地干部、一路同行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携程网等一批爱心专著企业的代表、景区的导游和游客、酒店和餐厅的服务员,哪怕是草坪上路过的一个孩子——这些鲜活内容远远相比电视里的世界更广阔也更真实。

空间的变化或多或少也会带来思维的变化。刘天林一路上用简单笨拙的几个词汇,反复概括自己的感受:感谢了,享受了,圆梦了……旅行如果能够给刘天林这样的残疾人,在封闭的精神世界里打开一条缝隙,比简单的圆梦之旅,更有意义。

旅行过半的时候,工作人员叶文婷把自己的大妈从金华接到了衢州。两个同样身患小儿麻痹症的老人走到一起。这次,刘天林显得比在其他人面前更放松,没说什么不着边际的大话,两个人拉拉家常,说了说小时候困苦的经历,最后还对着手机唱了首歌。

这次行程改变的还不仅仅是刘天林,整个衢州市的景区用3天时间对所有的残疾人实行了免费,未来免费的政策还将继续扩大。而参与协助此次活动的携程网工作人员马延军在帮着抬了几天的轮椅后,感慨地说,“这也是对携程的一个启发,残疾人的旅游需求不能忽视,携程未来会策划推出一些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旅行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