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就牛?看袁仁國、李保芳如何布局茅台電商

關於茅臺酒的任何信息都是新聞。這不僅因為赤水河畔的茅臺酒有“國酒”的稱號,更重要的是,貴州茅臺已經超過560元/股,再創新高,市值也突破7000億。而2016年貴州省地區生產總值不過11000億元。

在A股市場白酒板塊中,貴州茅臺總市值已接近白酒板塊的一半。給外界的感覺而言,茅臺酒屬於站著把錢給掙了的企業,而實際上,茅臺酒的歷任掌門,無論是季克良、袁仁國,李保芳,都有著特定的壓力和難題。行百里者半九十,每一次的高度都是下一程的起點。最近,隨著馬雲和劉強東分別造訪茅臺,關於茅臺電商的說法此起彼伏,頗為引發外界猜想。

袁仁國對茅臺電商寄予厚望

實際上,茅臺的電商之路早已佈局,茅臺電商公司於2014年成立,是茅臺集團唯一的官方線上營運商,現有兩大業務板塊,分別是商城業務和雲商業務。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對此寄予厚望,他曾指出,茅臺電商公司是集團為充分整合集團內部資源和線下實體、滿足市場發展需求、推動傳統營銷模式調整轉型而發起成立的控股子公司。

而在內部,茅臺雲商”平臺2016年8月正式上線,當年實現交易額26.39億元,增加線下服務網點700多個,發展會員20餘萬。而這些,在整個茅臺的銷售裡面堪稱一瓶酒的“一滴”,發展電商,從頂層設計、人才資源、技術壁壘而言,對茅臺來說都是掣肘,目前尚難說茅臺內部電商策略已經取得成功。

不僅內部措施和方法跟進,外部合作也動作頻頻。茅臺官方披露共有15家指定電商銷售渠道,分別是官網茅臺商城和微信、京東、天貓、一號店、國美在線、蘇寧易購等。2016年8月,茅臺就與阿里巴巴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在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平臺品牌治理、營銷體系、支付金融、新零售等領域,雙方已經開展全面合作。而茅臺雲商戰略,就引用了阿里雲技術。

未來白酒電商的市場容量可以達到1000億元左右。相關資料顯示,2017上半年,京東超市白酒品類的線上市場份額達到了52%,電商巨頭做白酒優勢明顯。

2017年雙十一即將到來之際,茅臺的電商策略如何佈局引發外界聯想。人們還注意到,去年雙十一之前,國酒茅臺(貴州仁懷)營銷有限公司發佈文件,強調茅臺酒業與“酒仙網”、“中酒網”、“購酒網”、“我買網”、“1919網”等電商平臺沒有業務合作關係。

不愁賣的茅臺也上網了

而2015年雙十一期間,茅臺為了“保價”就祭出了“回購”大招,要求旗下各部門、經銷商等積極回購低價商品,甚至還對回購給予獎勵。

世易時移,隨著情況的發展變化,茅臺的策略也發生了變化。從大的行業趨勢來看,從平臺類電商到垂直類電商,從B2B到B2C,各種酒水節、品牌日將國內外眾多酒類品牌進行歸集,酒企同電商之間的合作日漸頻繁。

茅臺新開通了多個電商銷售渠道,這些電商渠道給茅臺帶來的銷售貢獻也算不錯。此前,茅臺集團官方公佈數據:前三季度,茅臺電商公司實現收入8.4億元,已超額完成全年計劃3億元的280.3%,比去年同期增加7.8億元,增長10倍。還是那句話,從電商公司的目標數字來看,可以感覺到茅臺電商目前所佔比重比較小,應該屬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

另一方面,從茅臺多年來對電商企業們的態度變化,可以看出,茅臺已經意識到電商的重要性。當然最核心的是,茅臺不喜歡電商平臺低價銷售。茅臺集團總經理李保芳專門談到茅臺價格問題時說,1000元上下的零售價,是最合理的價格區間。1000元左右,對茅臺的品質和工藝來說,是值得的。

深耕茅臺四十年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已經嚐到了電商的甜頭,更看到了未來茅臺電商的廣闊空間,這位從最基層員工幹起來茅臺老人業務嫻熟地指出:“從智能化生產、全產業鏈信息化,到拓展B2C、B2B、C2F渠道,打造茅臺電商、茅臺雲商平臺,再到利用社群、場景等進行營銷,數據經濟正參與到茅臺經營的每一個環節。”

當然,對1956年出生的國企掌門人袁仁國來說,他的講話更是一種期許,在盛讚和盛望之下,茅臺的電商策略能走得怎麼樣?畢竟,電商這趟水,可是比赤水河更深更急呢。

在袁仁國參加的這場會議上,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貴州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秦如培都在現場。資深企業戰略專家張遠分析,茅臺和阿里、京東建立了電商合作關係,還和騰訊同臺表達,這是策略,更是行動,體現了茅臺對資源的深度把握和合縱連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