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永年弘濟橋

歷經朝代興替、歲月流轉,弘濟橋巍然屹立。它是滏陽河的主人。

從永年城東門出城,一路向東行走約2.5公里,就來到古老的弘濟橋。弘濟橋橫跨滏陽河上,曾是交通要塞。如今,這裡已劃為旅遊景區,弘濟橋及其周邊風景被護欄圍護,迎納四方遊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弘濟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06年5月25日公佈,河北省人民政府2010年11月1日立。

弘濟橋導遊圖。滏陽河發源於邯鄲峰峰礦區滏山南麓,歷史上是漳河的一條支流。明成化十一年(1475)滏水脫漳,始形成滏陽河道雛形。這裡曾經水美魚肥,綠柳成蔭,貨輪穿梭,艄公號子不斷,如今依然是邯鄲唯一一條常年有水的天然河流。

弘濟橋橋面由青石壘就,兩旁有石欄望柱護持。歲月在石面留下坑窪不平的印痕, 可以想見,弘濟橋曾經承擔著繁重的運輸,溝通著往來的商旅。

橋旁風化殆盡的石雕,依然保留著巨大的歷史信息,蘊藏著先人無盡的智慧。

橋旁亦立一座國保碑。上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弘濟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二零零六年三月二十九日,永年縣人民政府立。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公佈日期是2006年5月25日,碑上的日期早於公佈日期,略顯不妥。

弘濟橋西南立面。東西橫跨滏陽河上。明萬曆年間重修,俗稱東橋。為單孔雙敝肩石拱橋,與趙州橋相若。橋全部用石塊砌成。主拱券似長虹飛架,其兩端各肩負兩個小券。橋長48.9米,寬6.82米,主券跨度為31.88米,矢高6.02米。

西側敞肩栱南面。

橋面兩邊有望柱、欄板。中部欄板刻有“弘濟橋”三個大字。下面大栱券券臉雕龍首。

東側兩敞肩栱南面。

大券雕龍、鳳、天馬。

石鼓。

小券,側面刻雕龍、纏枝花卉。

石板間用鐵束腰相連接。

敞肩券洞。

大券由18道單券縱向排列,券石間由鐵束腰連接。

最小券,既可減輕自重,又可在大水氾濫時作為應急疏導。

橋面兩邊各有18根方形望柱,17塊欄板,上刻獅子、猴、鹿、麒麟、石榴、桃和武松打虎等圖案。

橋面石板,局部鐵束腰。

望柱柱頭各有不同,下有柱墩。柱間欄板下留空隙。

欄板刻鹿、樹,清晰可見。

欄板。

從東岸拍永年弘濟橋南立面。水光粼粼之上,飛虹臥波。

東側橋面,東北角石鼓已失軼。

從東北角看弘濟橋。

東側小栱北面。

大券鐵束腰。

小券卷草紋。

東北處欄板在中央剪斷,用鐵束腰連接,下面加石墩。

望柱、欄板,各自不同。

欄板由榫卯接入望柱側面。

弘濟橋公園一角,有一組碑刻,介紹吾國知名古橋。此風雨橋位於廣西省三江縣程陽村的村溪河上。

瀘定橋,位於四川瀘定縣城西的大渡河上。

五音橋位於河北東陵孝陵神道。

盧溝橋,位於北京廣安門西南。它最大的特色是望柱頭的獅子數不清。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位於河北省趙縣。和弘濟橋形貌高度相似。

安平橋,位於福建省晉江縣的安海鎮,建於宋代。

玉帶橋,位於北京頤和園內。

五亭橋,位於江蘇揚州。

永年弘濟橋始建於隋,重建於明,為單孔雙敞肩石拱橋。在建築規模上略小於著名的趙州橋,在河北省及至全國現存的古代石拱橋中當數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