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过后冬枣市场泥泞不堪,气温骤降,农民:只要价格好啥都能忍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鲁北最大的冬枣批发市场里面一片狼藉,到处都是泥泞和小水洼。早晨的气温骤降至5℃,枣农们带着一筐筐刚摘回来的冬枣赶到市场里,等待客商前来收购。


市场里到处都是泥泞,每走一步都必须格外小心,否则一脚踩进泥坑里就会弄得衣服上非常狼狈。
虽然赶上了秋雨,但是眼下正是冬枣上市的高峰季节,每个枣农家里都有大量的冬枣等待出售。
这位大叔说,他家还有3亩枣树没有摘完,现在尽量捡着发红的冬枣摘,这样的枣口感最好,只是不耐储存,必须尽快卖掉。他今天带来的这批冬枣属于中档个头,卖4.5元一斤。
冬枣比较怕露水打湿,枣农们为了保护冬枣,特点还准备了毛毯,只有看到有客户过来了才揭开,让客户看冬枣的品质。
当天早上的气温只有5℃,还有点小风,为了避免感冒,枣农们干脆穿上了冬天的棉衣。大嫂说,生病可是件大事,耽误卖枣不说,还要花费一大笔钱,划不来,还不如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冬枣收购点上也是一片忙碌,工人们正在按级别挑选冬枣。虽然这批枣已经通过机器挑选过,个头都差不多大,但是个别枣会有些带残次,必须挑选出来,否则就卖不上价去。
这是刚从枣农那里收来的冬枣,整齐的堆叠在大棚里,下一步将进入机器,按照个头大小进行挑选分类。
刚好碰到一位大叔正在收购点卖冬枣。
卖给批发商的冬枣跟在市场上零卖的有些区别,外观上虽然更漂亮,但是果皮色偏青,成熟度略微差一些,优点是比较耐储存。
收购来的冬枣将被倒入这台机器里,按照个头大小筛选出来,然后通过不同的出果口进行分流,大枣流入一筐,小枣流入另一筐。
这一堆枣是经过机选挑出来的个头最小的枣,经过最后一遍人工挑选,把还有利用价值的枣挑选出来,最后剩下的就单独处理。
这些是最后挑剩的小枣,将被装入塑料袋,卖到动物园里喂猴子等,价格非常低,只有5-8毛钱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