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和夏娃与约会软件Tinder有什么关系

爱这个主题一直在为艺术家提供灵感,没有上千年也有几百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交友软件来寻找爱,当代艺术家开始研究网上约会的体验。

在德国不莱梅美术馆(Kunsthalle Bremen),一个有趣的新展览"爱情是什么?"展出了古往今来用艺术来表现爱和爱情关系的各种方式,从古典理想时期一直到计算机时代。这个展览与此同五个不同的展区:恋人原型、真正的爱侣、自爱、美还有情色。它显示出,尽管对爱的描绘和期待可能已经改变,但古代与现代对爱的体验仍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第一对恋人当属亚当和夏娃,历史上一直有许多最伟大的艺术家以此为题进行创作,通常用来展现肉体享乐的危险和人性的罪恶。然而在馆长米克林(Jasmin Mickein)看来,如果作品中夏娃正受到蛇的引诱(譬如比利时画家伊森布兰特(Adriaen Isenbrant)1520年所绘),那么她也为今后的各种恋人关系提供了范例,真是这样。

米克林说:"他俩都在天堂中生活,彼此迷恋,然后意识到对方并非完美,就产生了危机。"不过好在,如今任何问题的后果都不会像摘下那颗苹果那么夸张。

米克林还认为,网上约会与丘比特(Cupid)和普赛克(Psyche)的故事也有相似点,这是另一对为几代艺术家提供灵感的恋人。丘比特把普赛克藏起来,只在晚上来找她。"最后她发现'天啊,睡在我身边的是小爱神',就好似网上约会时的捉迷藏,人们害怕暴露真实的自己。"米克林说,恋人们展现真实自己的那一刻才是"关系的开始"。

真正的爱侣和"浪漫"爱情的观点密切相关,1800年左右才开始出现。在那以前,亲属关系或是经济与政治的需求往往比爱情更重要,如果夫妇请人作画,一般是社会或政治联姻的标志。1806年德米亚尼创作的全家福很妙,展现出因爱结婚的自由新风。

血与肉

纵观艺术的发展,爱的情色一面始终是灵感的丰富源泉。尽管艺术家不能总是表现得太明显,但在库温伯格(Christiaen van Couwenbergh)1632年的作品《情人》中,拥有傲人深沟的女性用手指向床,很明确地表示了她对身边年轻男子的意图。

但到了19世纪末,艺术家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向传统挑战。在挪威画家蒙克(Munch)1895年的作品《吻》中,爱侣赤身裸体,似乎在永无休止的拥抱中彼此交融。

印度艺术家哈利库玛(Indu Harikumar)为她的作品《Tinder的印度故事100则》创作插画时,《吻》也为她提供了灵感。哈利库玛请人们将使用Tinder的体验发给她,她将故事整理出版,还以此为灵感配了插画。《闪配》(Instant Connection)一则讲的是双方在网上认识,在现实中初次见面没5分钟就上了床,而且还发展出了持久的爱。

但是说到爱和欲望的描绘,当然还是丘比特的母亲,爱神维纳斯才是艺术家的终极缪斯,尽管她自己的爱情生活一点也不完美。

"火神伏尔甘(Vulcan)娶了女神维纳斯,但丘比特不是他们的孩子,而是维纳斯与战神马尔斯(Mars)偷情后生下的,"米克林解释道:"爱不简单也不明了,爱很复杂。"不论有没有互联网,这点永远不会改变。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永远也找不到爱最完美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