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第2讲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阴阳与五行

前面我们讲了阴阳,如果没有印象了,那您需要先找到前面的文章熟悉一下,今天我们来讲五行以及阴阳和五行之间的关系。今天正文中加粗的地方需要背下来哦~

01什么是五行

现代科学把元素分为108种,这108种元素通过不同的组合构成了世间万物。而中国古代道家把世界看的更为宏观、更为本质,仅用五种元素就高度概括了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

五行是中国古代道教哲学的一种系统观,道家哲学思想认为五行构成了世间万物,并且认为大千世界所有的运动变化都离不开这五种元素相互之间的生、克、制、化,具体以后会讲到。

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例:家里的暖气、管道属金;书桌、家具属木;杯子里的水属水;灯具、电器属火;地面,墙面属土。是不是非常好理解?

再比如,从宏观来讲,古人观察太阳系时,发现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当然现代科学已证实是九大行星,但后来发现的这些行星都是肉眼无法观测到的。微观上来看:心与小肠属火,肺与大肠属金,脾与胃属土,肾与膀胱属水,肝与胆属木。

02五行类象

通过上述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事实上五行是借现实中金、木、水、火、土的特性对万物进行了高度的归类:

木曰曲直:"曲直"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生发、条达舒畅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如:春季、东方、树木、头发。

火曰炎上:炎,是焚烧、炎热、光明之义;上,是上升。炎上,是指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温热、上升、光明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火。

如:夏季、南方、火焰、灯光。

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如:秋季、西方、车、斧、刀。

水曰润下:"润",即滋润,儒润;"下"即向下,下行。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水。

如:冬季、北方、鱼、船。

土爰稼穑:"爰"[yuán]通"曰";"稼",即种植谷物;"穑"[sè],即收获谷物。稼穑,泛指人类种植和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

如:季末、中央、墓、平原。

五行互相之间必然产生作用,从字义上看:五行是五种运行的元素,它是动态的,运动是绝对的,这五种元素通过不停的运动寻找平衡,不停地重复着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再从相对平衡到不平衡的过程,这样世界就充满了发展,不断地向前推进。

学习易经就是让我们能把世间万事万物瞬间归类为五行中的一行,通过这一行现有的状态、所处的环境来推断它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就是预测学的由来。

03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五行相生相克图

五行与阴阳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我们要把阴阳与五行联系起来,阴阳与五行在时空运动变化中即是可分的,又是统一的、整体的,阴阳中有五行,五行中也有阴阳。

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这样论述两者间的关系:"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而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

"质"是质量、有形态的,"气"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气需要有质来接纳、承载,质想运动则需要气的推动。

举一个通俗的例子:中医所讲的气血运行,血液是有形态的,血液的运行必须在气的推动下,气不足,血液流动就不好。

关于气和质简单的来理解,气是能量态的,它犹如我们生活空间中的光、电、波、磁场等一类的物质。虽然看不到,但它的功能是强大的,存在在我们周围空间的每一处。比如磁铁的正负极,它们之间在还没接触到的时候就已经有引力存在了。

从另一个角度讲,"气"代表人的灵魂,那么"质"就是人的肉体,因此万事万物阴阳不可分割,五行也是如此。

04—今日小结

1五行:金、木、水、火、土;

2.五行特性和代表的事物要牢记,文中例子只是基础中的基础,要背哦~

3.阴阳与五行不可分割,构成世间万物。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欢迎关注“易学小白笔记”,每天学习三分钟,传承国学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