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的進藏方式,爲什麼99%的人,絕對做不到?

在去川藏的路上也好,或者去岡仁波齊的驢友有更就更別說了,總會看到一個景象,那就是路上磕長頭的朝聖者;

前段時間上映了一部電影,岡仁波齊裡面就是11個素人的朝聖之旅,一路上透過春夏愛秋冬,風雨雪沙,到了拉薩,又去了岡仁波齊,最終轉山的這樣一部影片,沒有信仰的人看了,覺得無意義;

但是藏民一生一次的朝聖和轉山,特別是到了藏曆的馬年8月,是轉山祈福的一個就和5年大慶的閱兵一樣的陣勢;

全世界的佛教徒,會匯聚到岡仁波齊轉山,為信仰和家人祈福;

藏民能到拉薩朝聖一次,那是一件一生中都最重要的事情,並非人人都可以,能去岡仁波齊,那就福降一代人;

作為你一個去西藏旅行的驢友,一定要尊重這些磕長頭的人,因為你真的做不到;

幾千公里,是用身體一步一步丈量出來的,那需要的不僅僅是毅力,財力,還有畢生的智慧;

瞭解一下磕長頭,都有哪些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呢?

第一:磕長頭的人,身體舒展可以長壽;

磕長頭也是有著非常重要的步奏的,你的內心的變化,對朝聖的尊重程度,能不能堅持到底,非常重要;

而且按照程序,對身體會有更多的好處,不僅僅不傷身體,還越來越順暢,內心有了更堅硬的信念和信仰;

磕長頭都有哪些規則呢?

一是叩拜的時候,他們要帶上特殊的護具;

手上有一個木板做成的特殊的抗磨的一個木手套,身體前面還要紮上羊皮之類的裙子;

鞋子也要裹上一些特殊的保護措施,不保護就多買幾雙,也可以;

二是開始三步一叩拜;

站立姿勢,還得念著信仰的咒語,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

一邊雙手合十,掌心相對,高舉過頭,這時候向前走一步,之後雙手繼續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

雙手合十移至胸前,邁第三步時,雙手自胸前移開,與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蓋先著地,後全身俯地,額頭輕叩地面。

再站起,重新開始,三步一叩,步步趣往心中的聖地。

在此過程中,口與手並用,六字真言誦唸之聲連續不斷。

雙手合十代表領會了佛的旨意和教誨,雙手合十,經過胸還有頭部,舉過頭頂,代表心,口,意與佛合一;

叩拜時,心發所願,口訴祈求,用身體把意念和佛連接在一起,實現自己的願望;

人的心口意合一,舒展身體才能夠,才能通達,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做人的道理,也是佛法之信仰的美妙之處;

第二:磕長頭朝聖,路上吃喝拉撒,怎麼解決?

看過岡仁波齊的驢友都知道,他們也有保障車,帶上吃喝拉撒的一切,有了一個移動的家;

朝聖的人,會人拉車,或者牛拉車,或者是人多的時候,開上一個拖拉機;

記得岡仁波齊裡面有一個影子,就是一個兩口子去朝聖,女人拉著車,男人磕頭,有一個牛怕把牛累壞,人在拉車;

換作常人的思維,一定是認為,牛是牲口,人應該磕頭,讓牛拉車,可是他們心疼牛,人去拉車;

你也可以說他們愚昧,可是人在為自己的時候,覺得自己是在進步,對待世間每一個物件都公平的時候,誰又能真正的做到呢?

最後回來,我們還是要為失去的東西痛苦,那又何必,何不遵循自然,更為道者;

當然,他們路上也會接受其他藏民的饋贈,施捨;

若是沒有了經費,也會去打工,賺到錢之後再走,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朝聖,無往不不前;

一般去朝聖的藏民,都是村裡有威望,富人,身體好,又能吃苦,或者一些大家族,準備好一年的糧食,花一年的時間去朝聖;

第三:為什麼藏民朝聖到拉薩,或者岡仁波齊?

拉薩的布達拉宮,大昭寺,他始終神聖在最高的的地方,是藏傳佛教企及的信仰。

而且在信徒的心中,一生磕長頭10萬個,才能到達信仰的彼岸,才算真正的虔誠;

而且到了拉薩,要繞著拉薩的每一寸街角和土地,進行朝聖;

不論夜間,還是白天,都有朝聖者;

不要嘲笑他們,因為那是信仰,不要好奇拍照,那是對他人信仰的一種不尊重;

還有一些風俗禁忌,請驢友們也記住一下:

一是西藏是一個順時針運行的世界,無論是轉經筒還是行路,無一不是順時針旋轉環繞的!

二是既然說到轉經筒,正確的方法是推動筒身下十字交叉的木條,這樣就能輕鬆轉經了。

三是在布達拉宮外面,寺廟裡進行攝影,要注意該處是否可以進行拍攝,最好不要拍攝人物。

更多關於川藏線,西藏的故事,以及一些好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