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家乡 成就自己

描绘家乡 成就自己

□ 青 竹

“这是我画的嵌绿松石铜鹿、错金银嵌绿松石飞鸟壶、错金银卷云纹铜牺尊……”今年63岁的张道林,来到苏州的儿子家小住,对前来看他的苏州朋友介绍。

“哦,原来涟水还有这么好的文物。”苏州朋友边欣赏张道林的画作,边流露出向往之情。

通过自己的画作让外地朋友了解涟水,感受涟水的风土人情。张道林坦言自己的绘画技艺还不是十分娴熟,但这个目的达到,他也就满足了。

张道林原是涟水县第四中学后勤职工,他爱好集邮和收藏字画等。在收藏字画的过程中,支振球、徐久维等涟水书画家的作品深深吸引了他。

一次,为了得到支振球的一幅画,他不惜用自己珍藏多年的邮票去和持有人交换,此画后被朋友借去临摹,结果被打翻的墨汁弄脏了画心,让他懊悔不已,同时也萌生了创作的念头。

2015年退休后,张道林的时间一下子充裕起来,他开始琢磨自己的晚年生活:“我自己画得总不成样子,不如跟人系统地学学。”

于是,他报名参加老年大学的书画班。

张道林的母亲已经九十多岁了,还在老家南禄生活,为了照顾母亲,他一年中有大半的时间在乡下度过。

乡下鸡鸭鹅多,在照顾母亲之余,张道林就仔细观察它们的习性。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待动笔创作时,脑海里便呈现出鸡鸭鹅各种各样的姿态来。

为了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他买来各种绘画资料,又从别人的作品中体会绘画技巧。

国画调色较难,他就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浓了就调淡一点,淡了就调浓一点,直到符合自己的要求为止。

绘画需要笔墨纸砚,常常一天画下来要消耗掉不少宣纸和颜料。爱人唠叨着浪费钱财,张道林舍不得丢掉自己的这个爱好,就悄悄地变卖一些以前收藏的邮票和字画。

当朋友们肯定他的绘画作品“可以看一眼”时,张道林便开始试着参加一些征稿活动。

有时他的作品也会被举办单位选用,这时,他便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我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创作的作品能被人认可,这是对我的一种鞭策和鼓励。”

“绘画不但丰富了我的老年生活,也让我开阔了眼界,结识了更多的朋友。我今后一心一意描绘家乡,让越来越多的外地朋友了解她。”张道林开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