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凤阳花鼓名满天下、可你知道同样“有故事”的中江花鼓吗?

德阳记忆:追寻中江花鼓

□张宗政

中国有凤阳花鼓,湖南花鼓,四川花鼓,未知有中江花鼓。1989年,中江艺人刘素琼,随中国民间艺术代表团,赴法国巴黎表演中江花鼓,中江花鼓始为世人所知。

其实,中江花鼓远在北宋年间就已享誉国中。据司马光《涑水记闻》载,“北宋章献刘后本蜀人,善播鼗。蜀人龚美携之入京。美纳后于太子。太子即帝位,立刘氏为后。”鼗是一种带长柄的摇鼓,又叫拨浪鼓。播鼗,就是摇拨浪鼓演唱曲目,这就是最早的打花鼓。又据周密《癸辛杂识续集》“鼗鼓”一则记载,“真宗刘后,蜀郡华阳人,襁褓中父丧,随母归元武外祖家,聪资善鼗鼓……”华阳即今双流,元武即今中江。那么刘皇后幼时,是在中江学成“鼗鼓”,这是无疑的了。

想花鼓传人刘皇后,那时“娉娉嫋嫋十三余”,正“豆蔻梢头二月初”,临玄武圣泉,迎杨柳春风,摇动鼗鼓,宛转歌喉,来一段《十二月采花》抑或《长夜思》,那是何等的赏心乐事儿。

但十三岁的刘皇后太遥远,我们能亲眼目睹的是花鼓传人刘素琼。

刘素琼,1970年生于中江永安镇。1984年,永安人廖乾国组建“长安乡少年曲艺队”,选中“娉娉嫋嫋十三余”的刘素琼学唱花鼓。刘素琼身段好,嗓音好,有一条粗辫子,一双大眼睛。成都西城区曲艺团花鼓名家陶明成,亲去永安,精心教授刘姑娘全套花鼓。姑娘聪慧好学,不仅学成师傅绝活,还自有创新。拜师以后,刘素琼改名为刘陶。师徒俩那次赴巴黎同台演出,自是珠联璧合,让巴黎人大饱眼福,大开了眼界。

这真有趣,陶明成的姐姐,花鼓名家陶旭兰,教授中江曲艺队队长何向前,何向前成为一代花鼓传人;刘素琼今又继承陶明成,成为新一代传人。如若从远角联系,刘皇后——刘素琼,花鼓最终还是花落中江。绕不去的中江花鼓,真是源远而流长。

兴许你去中江的新公园,听过一阵子中江太婆花鼓。她们舞红绸,筛小锣,砸脚盆鼓,长声吆吆来一段《麻雀子嫁女》抑或《夸媳妇儿》,那是自由的大家乐,不算是正宗的打花鼓。正宗的中江花鼓,是上得巴黎大戏台的;正宗的花鼓女,是能迷倒襄王,做得皇后,掌得北宋大政的。

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五十六卷记载,刘氏初长成,母亲亡故,外祖父母亡故,只好依附银匠龚美,做流浪花鼓艺人,一路卖唱去东京。刘氏花鼓轰动京城,吸引了一个人,那就是襄王赵恒。襄王把刘氏带进王府,宠得寸步不离,以至容貌瘦瘠,让太宗看出蹊跷,命斥出王府。

《宋宫十八朝演义》第四十五回,这样描述“花鼓女献艺襄王”:襄王听说花鼓女生得怎样标致,唱得怎样好听,就带了几个近侍,微服往听。花鼓女是何等聪明的,迎着他们,殷勤让坐。取了花鼓,连打带唱,把平生的绝艺都献了出来。襄王见花鼓女容貌,已是目眩神迷,暗中称赏,及见她打起花鼓来,声调悠扬铿锵,目挑眉语,暗暗传情,惹得襄王早已意马心猿……

我想,真正的花鼓,确应该打得像演义描述的那样:唱得动听,舞得动心,目挑眉语,暗暗传情。花鼓的表演全在调动观众的情绪,当然最好能把观众征服得像襄王那样。不过,花鼓女征服襄王,只是个案。花鼓女后来进宫作美人,作修仪,作皇后,作皇太后垂帘听政十年,也只是个案。可这个个案对后来花鼓艺人影响之深,也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花鼓的色情化演唱,让这一艺术逐渐走向低俗。

武派花鼓演员资料图

我有幸看过刘素琼演唱的中江花鼓。说实在话,刘不漂亮。刘的绝活在她的丢手和唱腔。她唱腔圆润清亮,富于激情,能用丢手打锣鼓,更能同时抛丢三至五把尖刀或火棒,让你看得眼花缭乱,听得惊心动魄。这大概就是现代花鼓的新流派,新韵味儿。

如就花鼓派别论,或许刘皇后是文派,刘素琼是武派。文派用鼗鼓,武派用小堂鼓。武派耍刀弄棒,文派舞袖播鼗。据《癸辛杂识》记载,播鼗而舞的动作程式,尚有“左右垂手、大小转撺、打鸳鸯场、鲍老掇、掉袖儿、五花儿、雁翅儿、龟背儿、勤步蹄”诸多,挺像回事的。而武派动作设计,见诸文字记载的,多借鉴于杂技和川戏,如劈叉、跟斗、踢转、柔身、丢手或搬弄十八般兵器等。武派花鼓演员要有很好的基本功,要有显靓的绝活儿,那是不言而喻的。

花鼓曲牌和曲目的研究,是个大题目,尚未多见其研究文章。据《中国曲艺志·德阳市卷》介绍,花鼓唱腔多为五声调式,依字行腔,每个乐句的起音和结音比较自由,每四句为一环,以锣鼓作前奏和间奏,两锤锣煞尾;曲目更相当丰富,但大部分与川剧剧名同,如《山伯访友》、《赵五娘》等。

说了许多,说到底,中江花鼓还是四川花鼓的一个分支。四川花鼓重诙谐,重热闹,重方言口白,重市俗民情,这也正是中江花鼓的传承。

愿中江花鼓更发扬光大,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