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藥」二甲雙胍有哪些降糖外作用?

1改善血脂方面的作用

二甲雙胍能改善脂肪的合成與代謝。多項研究顯示,二甲雙胍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漿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總膽固醇(TC)水平,但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改變不明顯。

2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方面的作用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頒佈《中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2010年修訂版)》提出,除非存在明顯的肝損害(如血清轉氨酶大於3倍正常值上限)、肝功能不全或失代償期肝硬化等情況,NAFLD患者可安全使用二甲雙胍(V級)。

有14項臨床研究評價了二甲雙胍對NAFLD患者肝臟組織學、血清酶學和胰島素抵抗(IR)等指標的改善情況。所有研究均顯示,HOMAI-IR明顯改善,13項研究顯示血清酶學(ALT、AST)明顯下降,5項研究顯示二甲雙胍對肝臟炎症、脂肪變性和纖維化有顯著改善。

3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徵(PCOS)方面的作用

國內外應用二甲雙胍治療PCOS已有10餘年的歷史。美國內分泌學會推薦,二甲雙胍可作為PCOS合併2型糖尿病/糖耐量異常患者,生活方式干預(一線治療)失敗或月經不規則且無法應用避孕藥(二線治療)的情況下的一種治療藥物。

美國臨床內分泌醫師學會(AACE)/美國內分泌學會(ACE) PCOS臨床診治指南中推薦二甲雙胍可作為青少年女性PCOS單藥或聯合避孕藥和抗雄激素藥治療的一線用藥。

在偏瘦的青少年女性中,最低日劑量控制在850 mg可有效改善PCOS症狀;在超重和肥胖的青少年女性中,二甲雙胍日治療劑量常需要增至1500~2500 mg(V級)。該指南同時提到,二甲雙胍可減輕絕經前PCOS婦女的代謝綜合徵(MS)相關症狀。

循證醫學證據表明,二甲雙胍可降低血漿胰島素水平、增加胰島素敏感性(IS)、降低雄激素水平、提高雌二醇(E2)水平,改善PCOS患者的多毛症,使月經規律、誘導排卵。

同時,二甲雙胍用於PCOS患者除改善IR和高血糖症等代謝狀況外,還被證明可改善PCOS患者的排卵、受孕及生產存活率。PCOS患者可從500 mg/d開始,每週加量500 mg,直到2000 mg/d(分2次餐時或餐後服用),維持數月,直至排卵,恢復月經,待發現懷孕時停藥。國外也有用到2500 mg/d,安全性依然良好。

目前,我國藥監部門未批准二甲雙胍用於治療PCOS。

糖尿病可能是多種腫瘤,如乳腺癌、胰腺癌、結直腸癌、子宮內膜癌等的風險因素。

多項研究顯示,二甲雙胍可激活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通路,而AMPK通路的激活除了影響代謝外,還可能抑制腫瘤的發生和發展。

英國一項大型病例對照研究顯示,二甲雙胍治療與癌症的發生風險下降具有相關性,並觀察到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和使用次數的增加,二甲雙胍的保護效應具有逐漸增強的趨勢。多項薈萃分析結果顯示,二甲雙胍治療與肺癌、前列腺癌、直腸癌等癌症風險降低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