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美叫圆明园的桥

“虹桥分水态,镜石引菱光”。

桥,是横架在河道之上,便于人们通行的建筑物,自古有之。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桥梁,当属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赵县蛟河之上,为大隋王朝李春监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仍屹立不倒,它以高超的建筑艺术在世界上独领风骚。

时光流转,王朝更迭,至清朝时,我国的造桥技术更加成熟,圆明园的桥,乃是大清王朝桥梁技术的巅峰之作。

据不完全统计,圆明园之内共有桥梁、水关、涵闸等200余座,其造型各异,变化万千,实为清代桥梁艺术集大成者!

然而,这些美轮美奂的桥,除了极少数残存的桥体,大部分已经在浩劫中毁损。

圆明园管理处成立之后,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之下,又复建了几座极具代表性的桥。

如意桥

横跨在九州清晏和勤政亲贤景群之间的河道上。青石砌成的基座,两侧面饰以如意云纹,故而得名。木板铺就桥面,两侧竖立木质的望柱、栏板,栏板上雕刻番草纹饰,桥侧面挂板上刻绶带纹,再髹朱红色漆,显得绚丽多彩。

南大桥

过正大光明殿向西北而行,前面河道上有一桥,这就是南大桥。南大桥两端也是青石砌成的桥基座,三角形的象眼上方横铺桥板。木质的方形望柱,镂空格子栏杆,上髹朱红色漆。显得厚重而古朴。

棕亭桥

从九州清晏西北过棕亭桥可达坦坦荡荡。

棕亭桥,是桥和亭的结合体。桥上是亭,亭下是桥。四根木柱直插水中,桥两端是台阶式的斜坡引桥,桥面两侧有方形的望柱和格子栏杆,下侧面挂板刻绶带纹。

桥上的亭子顶部是歇山式,正脊中央嵌三重六棱圆形灰陶的宝顶。屋顶斜坡覆盖棕树皮,故而称之为棕亭桥。

棕亭桥既有桥的作用,也有亭子的功能。倘若是遇见雨天,可在亭内避雨。凭栏而望,但见后湖烟波浩渺,湖岸、翠柳在雨幕中时隐时现,如梦如幻!

若是晴空万里,还可坐在亭内,擎长杆钓大鱼。或约三五好友,对坐品茗,微风习习,四周美景如画,不是仙境而胜似仙境!

碧澜桥

过棕亭桥,穿坦坦荡荡,北侧河道之上又有一桥,这桥用汉白玉砌成,通体银白色,桥洞设计成圆拱形状,和水中倒影成圆,好似一轮新月。合龙券顶部横置一匾,上书“碧澜桥”三个大字,正是乾隆御笔。

碧澜桥上望柱,上圆下方,代表天圆地方。圆柱头上,满工雕刻仙鹤云气纹。仙鹤寓意长寿,所谓“鹤发童颜”,既是如此。云气纹,象征吉祥如意,逍遥自在。

此桥在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的时候,未能幸免。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圆明园人,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才修复完成的。

复建碧澜桥,本着以旧复旧的原则,最大限度的使用老件,再搭配新件。好似一件旧衣服打了补丁,既有沧桑之感,又不失本真。如果说,圆明园是清代造桥艺术集大成者,那么碧澜桥的复建就是圆明园人对“巅峰之作”的完美再现。

虹桥

位于狮子林内,也是圆拱形,石块之间铁构件相拉扯,使桥体更加坚固。桥两端的镇水兽,不怒自威,兀显出大清帝国精美高超的雕刻艺术水平。

虹桥镇水兽

水关

是圆明园狮子林内一道独特的建筑艺术。这是一种跨墙桥。下面是桥,上有宫墙横亘其上。有船来时,可以从桥下自由穿过。桥面两侧,刻乾隆御笔题写的诗文,字体圆润通明,意境悠远。

水关的跨墙桥

水关侧面乾隆御题诗文

除此之外,圆明园还有好多种,各式各样的桥。

木质的板凳桥;石质的拱桥;砖砌的关门桥。直的桥;弯曲的桥;应有尽有。简直就是一个大型桥梁博物馆!

这桥既有小木桥的玲珑婉约,也有九孔桥长虹卧波的恢弘气势。在欣赏圆明园迷宫一般的山形水系和四周美景的同时,点缀其间复建的桥,残存的桥,在震撼我们心灵的同时,又给这座天下名园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令我们为古代工匠们的聪明智慧而折服!

虽然圆明园中的桥是如此众多,但清帝却很少在诗文中提及,那是因为皇帝们在园内多是乘船而行。炎炎夏日,在园里乘船寻觅一丝清凉,是什么样的体验,您也快来感受一下吧~

船舶种类

画舫船、手摇橹船、电瓶船、脚踏船

摄影:任翾

福海游船

四人脚踏船:60元/小时,押金200元。

六人电瓶船:150元/小时,押金400元。

四人电瓶船:100元/小时,押金300元。

仿古画舫观光船(游览福海),10元/人。

营业时间

3、4、9、10月:08:00——17:00

5月——8月:08:00——18:00

交通船

摄影:任翾

圆明园管理处门口码头(近南门)——方壶胜境码头(西洋楼遗址西口),票价20元/人(单程)

海岳开襟南码头——圆明园盛时全景模型展馆码头(近黑天鹅景区),票价15元/人(单程)

营业时间

3、4、9、10月:08:00——17:00

5月——8月:08:00——18:00

水上救护电话:010-62568865 

服务监督电话: 010-62568863

如遇四级大风及暴雨天气游船停航。

目前“纪念圆明园遗址公园开放三十周年老照片征集”正在进行中欢迎大家参加~

圆明园官微征稿活动自举办至今,陆续收到了很多朋友的优秀稿件。感谢朋友们对圆明园的关爱,我们将会用心对待每一篇稿件,把更多更好的文章分享给大家。

投稿邮箱地址:ymyxck_gw@163.com(标题请注明:圆明园官微投稿。并标注作者联系方式,请所有投稿者“保证稿件均为原创,且为微信公众号首发”,谢绝一稿多投。)

[撰稿]

赵 芬 明

吴 桐

微信号:yuanmingyuanp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