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商反擊戰 擊潰「電商」的四個法寶

大規模的商店關閉、不斷飆升的網上銷售以及購物者期望的變化,這些都在證明,零售業正在迅速變化。Coresight這份報告主要探討了實體店對於零售業的意義,以及如何重新讓實體店煥發生機。

簡單的說,當電商填補了當年實體店的“空白”後,現如今的實體店必須填補現在電商的空白。

報告預計,未來幾年電商銷售在總零售額中的佔比還會提升,不過,電商的滲透能力依然受到從產品品類、購買類型的影響,未來更有可能在以下三類購買中佔據更多份額:計劃性購買、功能性購買和高價值購買。

然而,電商終究有其自生性問題——例如服務、體驗等,這就給實體店新的機會,Coresight這份報告認為,未來實體店的機會將聚焦於以下4個方面,即便捷(Convenience)、收集(Collection)、折扣(Discount)或目的地(Destination)。

便捷(Convenience)

在各類實體店當中,能為時間緊迫的消費者提供“馬上到手”型購買的店鋪將成為最後的贏家。

雖然2日達已經成為電商基本服務,甚至隔日達、同日達、2小時達也開始層出不窮,但是比起在店內拿起來就意味著“送達”來說,電商永遠在這方面永遠都和實體店有差距。

而且要注意的是,上述同日達、2小時達並不是在每個城市都能做到的,而且貨品種類可能無法滿足要求,甚至還會有最低購買金額(要不就交運費咯),此時店鋪本身的便捷性優勢也就體現出來了。

在吃的方面——例如生鮮水果——尤為明顯,消費者總希望可以補充此類商品的存貨,儘快地選好當天的晚餐。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消費者經常還會產生一些額外的需求、即時性的需求,這本身也會給店鋪帶來更好的交叉營銷機會——畢竟,如果你就是個生鮮電商,我在買生鮮的時候突然還想來幾個麵包,此時消費者極有可能更適合自己親自去一趟店鋪。

另一方面,這也解釋了目前的“小店化”趨勢,畢竟滿足即使需求的話,可不能讓消費者在一個幾萬平米的店裡從幾十種SKU中選出一個自己想要的東西。

收集(Collection)

越來越多的實體店表示,消費者對於店內自提的需求增長很快。2017年7月份JDA消費者調查發現,過去12個月內有50%的美國消費者曾經進行過“線上下單店內自提”,而在2016年和2015年,這個數據分別為46%和35%。

類似的案例還有不少,科爾氏百貨(Kohls)表示,消費者選擇在店內收取的網上訂單比例有所上升。 梅西百貨(Macys)發現,購物者進入店內自提會給店內帶來額外的銷售增長。2017年8月,JCPenney指出,該公司的店內自提服務每週對為店內帶來60萬次的線下流量。

折扣(Discount)

美元店、英鎊店(Pound Shop)、低價零售商、倉儲式零售商等以低價著稱的零售商在近年來的“實體店末日”中一直活的還算不錯,不少甚至一直都沒開設線上服務。而哪怕他們真的開設了電商網站,他們的銷售額也將主要以線下的實體店為主——畢竟電商的運費、缺乏體驗性對於消費者來說,依然是個問題,或者說,“廉價+實體店”這個組合本身就比“廉價+電商”更有吸引力。

事實上,消費者需求慢慢呈現兩極分化: 儘管他們要求即時性和便利性,其形式包括超快快遞(同日送達等)和其它全渠道服務,但他們卻依然湧向那些“廉價店”,這個分化的趨勢是非常值得關注的,而且這些廉價店近年來的快速擴張也印證了這種消費趨勢。

也許,對於消費者來說,親自到店雖然不那麼方便,但是能淘到很好的“便宜貨”的體驗彌補了這些“不方便性”。

目的地(Destination)

電商獲取了越來越多的功能性消費,然而休閒型消費卻可以成為實體店最明顯的機會,所以實體店,尤其是百貨等業態一直都在投資於體驗,讓消費者願意來到店內“溜達”一下。

比如,很多零售商店內已經不僅僅是賣商品了,現在還有各種餐廳、娛樂設施、健身館等,這些體驗和服務讓實體店成為一個一站式的目的地。

比如,Restoration Hardware在選定的商店中增加了餐館,絲芙蘭(Sephora) 現在在一些商店提供美容服務;2017年假期購物季,梅西百貨甚至在先驅廣場的旗艦店裡推出了一個臨時的三星數字體驗中心。

美國的零售商已經開始這樣做,香港地區也如此,零售商開始重新定位自己,把自己變成一個社區互動的體驗性中心,從而提升了整個店內流量。

而在中國大陸,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等集餐飲、購物、社區型服務體驗的店鋪也正在重新為商業區帶來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