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你花枝招展時,我攜花瓶來娶你!(揚州遊記之二)

跟著導航轉了好幾圈,還是在轉的路上。

換了手機導航,仍然,無果。

最後,竟然進了一條窄窄的衚衕。

於是,問路人,問交警,邊問邊走,摸索前進。

最後,終於,順著指引,通過一個停車場的入口,到達了目的地——永樂客棧。

還真是酒好不怕巷子深,很大的一個停車場,停滿了車。

停車場裡面,是一幢爬滿了藤蔓植物的青色磚瓦建築,頗有古典之貌,不覺平息了心中的幾分焦躁之氣。

然而,最令我欣喜的,是這客棧正對著京杭大運河,居然是運河景觀房!

這,正合了我思古之好,頗可慰一慰旅途奔波之風塵的!

於是,乘著母子倆在客棧休息,我便獨自沿著運河,尋幽探秘去了。

運河兩岸一律是垂柳,不見運輸的船隻,只有一艘畫舫緩緩駛過,漾開一河波紋。

畫舫過後,寬廣的河面上,閃出一虹橋影,這橋名為“渡江橋”。

運河岸邊,護堤之上建著石欄。

一邊是湯湯運河水,一邊是依依柳樹林。

柳林下的小徑,灑著斑駁的日影。

行不多遠,一條水閘擋了去路,只好繞上岸去。

荒草中,矗立著一垛廢棄的城門牆,上書“挹江門”三個大字。

這垛老城牆,立在此處,恰到好處。

它,是歷史的酒窩,裝著歲月的陳釀。

否則,這運河,就成了整了容的老嫗,失了端莊的慈祥。

這渡江橋和挹江門,想是和解放南京有些關聯吧。

馬路邊的一處斑馬線旁,整齊地停放著一排共享單車,在證明著城市衛生治理的內涵,是一種積澱似的內在的高雅。

路邊的一爿報刊亭,在夕陽下靜立著。

正面擺著,幾位偉人的畫像,還有,對亭子主人的介紹。

透過偉人畫像把守的小門,兩位老兄弟,正下著象棋。

夕陽照在棋盤上,也照在他們專注的臉上。

看得出,楚河漢界,已殺得一片混沌。

報亭的對面,豎立著一塊醒目的路牌:“但願人長久,千里路暢通”。

藍底白字間,瀰漫著濃濃的書卷氣。

路牌下面的白牆黛瓦上,葳蕤著綠草紅花。

深紅的板門兩側,蔥蘢著兩簇湘妃竹,玲瓏,乾淨,素雅。

過了水閘,重新繞回運河邊。

一位釣客,坐在電瓶車上,把釣竿擔在石欄上,垂釣著歷經千年的運河落日。

釣客身後,走過兩位散步的女郎。

她們,走進橋洞,看著題於牆壁上的路人塗鴉。

這些塗鴉,雖則詩文並舉,雅俗同堂,位置高低錯落,字體大小不一,但倒都還整齊。

必定經過運河水的灌溉滋養,沐浴著古揚州的日月星光,即便是漁樵舟子、販夫走卒,也都帶上了些許文墨的涵養。

此時,日近黃昏,夕陽越過柳稍,照在渡江橋上。

橋下白拱,橋上黛簷,都被鍍上一起溫暖的霞意,蒼涼而又溫馨。

走下渡江橋,國慶路口的小巷中,斑駁的牆面,遮陽的布簾,以及窗臺上的小貓,無不氤氳著逝去的芳華,留存著歷史的體溫,使人感慨唏噓,流連低迴。

眼看日色漸無,看看手機已近六點,趕緊給兒子打了電話,告知我已先步行前往東關街,讓他和老媽打車前往會合。

下了渡江橋,便是國慶路。

乍看之下,以為是到了南京街頭,路兩旁,盡是蔥蘢繁茂的法國梧桐。

不寬的路面上,是人車穿梭的洪流。

第一眼,便看到了街對面的“渡江金剛臍”。

看上去,似乎很好吃的樣子。

初以為是萬山蹄似的葷菜,想要帶些以作晚上的下酒之菜。

待走近一看,不覺啞然:竟是烤蛋糕!

好個外強中乾的“金剛臍”,“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果然是經典,害得我白流了好多口水,一慟!

沿著路邊繼續前行,手機店門前熟悉的廣告招牌,還有震耳的樂聲和宣傳語,讓我很享受,有溫馨的泥土氣息。

對面的“胡順興揚州三把刀”,看上去,是個老字號,很擺的樣子。

它讓我想到了《雪山飛狐》中的胡一刀,心想:一把刀已經那麼厲害,這三把刀,那還了得!

經過銀行ATM機,進去取了點錢,發現,玻璃門可以反鎖,這也增加了城市溫暖度。

街對面的禿梧桐下,一個殘疾歌手在賣藝,一位店主,過街投了張紙幣。

誰說無商不奸呢,這條老街上,分明有良心的閃光。

街旁的一家店鋪的招牌,引起了我的注意。

“大井良子鴨血粉絲”,看來,我大中華的美食果然是戰無不勝啊!

然而,真正打敗我的,卻是回過頭來的發現:艾力的饢!

這色!這香!這黃昏的街!不信,您瞧瞧!

街的兩邊,一些街巷的名子,多透著古意。

“維揚旅社”、“謝馥春”、“富春茶社”、“雀籠巷”等等,但凡關乎一座城市的記憶,大多在這不起眼的街巷閭里之中。

一顆歪的梧桐樹下,擺著慶業的花籃,披著紅色飄帶,令人心怡。

旁邊,放著一隻綠葉紅蓮的聚寶盆。

盆沿上,蹲著一隻青蛙,憨態可掬地準備著招財進寶。

不覺間,到了東關街的隔壁——東圈門。

於是,從高高的門樓進去一探究竟。

路的兩旁,掛著許多飯店的幡名。

後經過比較,得出:吃小吃,到東關街;吃飯店,到東圈門。

青色,是街巷的主色調。

其間,有幾處遺蹟建築,已過了開放時間,緊鎖的大門上,是忠實的獸頭門環,威風凜凜地把守著職責。

然而,最令我驚喜的,是那滿牆滿簷的紅色喇叭花,如緋色的霓虹,暈染著西天最後的一絲霞影。

在東圈門和東關街之間,有一條靜幽清爽的巷子——馬坊巷。

兩旁的青磚牆上,裝點著些方格木框,裡面是愛國主義宣傳材料。

這條巷子,就成為了“馬坊巷愛國主義宣傳長廊”。

這條長廊會告訴你,揚州古城不只有琴瑟笙簫的風流,也曾有血雨腥風的飄搖。

有才子佳人的佳話,也有仁人志士的傳說。

牆壁上的吊籃花草,青翠婆娑,蘊高山流水之意。

青磚外的固木卯鐵,鏽跡斑斑,顯鐵骨忠魂之風。

小巷深處,有壺園一座。

門前,燈籠盈盈。

牆頭,紅花點點。

有佝僂著腰身、趿拉著拖鞋、步履蹣跚的耄耋老者。

也有婀娜身姿、踩著高跟、玉樹臨風的窈窕女郎。

沉靜而不失嫵媚,古樸而又極具清新,是這條小巷長廊的妙處。

接到老婆電話,已到東關街。

不敢耽擱,迅速穿街過巷,趕去會師。

東關街果然敞亮熱鬧了許多!

先來一波小吃!

烤腸、糖球、棉花糖。

奶茶,肉串、叫花雞。

串串,香噴噴。

美女,排隊等。

青石街上,行人如流水。

小店門口,玩偶吹泡泡。

看著爐膛炭火,聞著肉脯飄香。

吃了點小吃,越發的餓了。

於是,當機立斷,到東圈門,找一飯店,先解決肚子問題。

好在我先行探訪過了,便帶著他們,穿街過巷,直奔陳記菜館。

要過菜單,迅速點了菜,開吃!

吃貨菜單:酸湯肥牛、剁椒魚頭、香菇青菜、蒜泥空心菜、陽春麵。

酒鬼必點:揚州玉泉坊、哈爾濱純生。

帥哥標配:中瓶冰紅茶。

吃貨點評:

酸湯肥牛,醬香純正,酸爽怡口。

剁椒魚頭,鮮嫩有味,辣而不烈。

香菇青菜、蒜泥空心菜,鮮脆時蔬,正好下酒。

陽春麵,碗大量足,惜乎軟爛了些。

兩種小酒,白的醇香,啤的冰爽,雙管齊下,其樂泱泱!

吃貨報賬:大洋150元(左右),多乎哉,不多也!

酒足飯飽,給這老店來張pose,給個大拇指。

還有,鄰桌這位小姑娘,桌上夾菜給老人,出門扶她下臺階,也必須來個大拇指 。

差點忘了,這第三個大拇指得給對面的小店。

打烊後,熄了店名燈箱,幾個牌友小聚,開打。

嘿,這小日子過的!

隔壁,衣服店中,燈光下,一少女正在翩翩試穿漢服。

這神來之筆,也只能在揚州的小巷中邂逅吧!

沒辦法!無條件!還是大拇指!

出了門,右轉,路燈下,看到了這一幕:遊人散去,清潔工上場。

這路燈下的背影,配得上這夜!配得上這城!配得上 大拇指!

然後,馬監井。

然後,過壺園。

然後,路燈下的巷街。

東園花下佳人指,

馬坊巷中暗香飄。

美食廣場食客笑,

青瓦簷上月華嬌。

黃橋燒餅色似火,

留言簽上情如潮。

才子佳人夜不寐,

美花香酒城醉了。

此時,夜已闌珊。

然而,這古城之夜,才剛剛甦醒。

東關街上,遊人不減反增,國慶路上,也是絡繹行人。

這時,正是夜行客吃夜宵的點。

街上,滿是串串的香味。

當然,也有晚睡的瓷器店的老班,打著赤膊,獨自小酌細品,一派恬淡靜謐的安然。

也有不少店家,已經關門休息。

但,這又讓我有了驚人的發現:那些落下的捲簾門上,竟然都是些活靈活現的古意畫!

而且,與店面的營業內容渾然一體!

一條街走下來,竟然如穿越進了現實版的“清明上河圖”中。

這古城,這夜色,這匠心,讓我怎樣讚美你們呢?

我只好,掬你們入夢了!

然而,這路邊不曾上鎖的水龍頭,這橋上不曾見過的運河月,這河畔柳下的桌椅和健身器材,這酒店牆上的寫意古琴和溫馨燈光,又讓我怎能掬得起、夢得圓呢!

第二天,醒來,已是日上三竿,幾近十點了!

趕緊起來,洗漱,整理,趕路。

因為,老婆下午,要上班!

所以,早飯、中飯都顧不上吃啦。

不過,乘著老婆收拾東西的時候,我還是下去憑房卡,免費洗了車。

至於,已在網上支付過的300大洋房錢,就沒再計較本可以憑證件優惠的。

因為,我不想讓萬一出現的、絲毫不愉快,來攪我昨夜邂逅的一簾好夢!

拎著行李下樓的時候,看見走廊一角的窗臺上,一支正伸著懶腰的鮮嫩的藤蔓,不禁駐足停留,拿出手機,拍下它的倩影。

心裡默唸:好好生長呦,待你枝葉婆娑時,我攜花盆來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