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听感」外秀内刚——aune B1s便携耳放试听

原文:http://tieba.baidu.com/p/5479410026

在我买现役主力砖N6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约2016年的春天吧,我就听到了好多次关于AUNE便携耳放B1的大名。那时候正是国砖走向繁荣的初始,尽管便携耳放这种存在听起来更像是个附庸,但依然有许多有着尝新精神的发烧友在试着玩捆绑,在为数不多的同类产品中,B1以亲民的价格和优秀的声音表现轻而易举地成为了烧友中的明星——于是,我看到了包括N6在内的好些砖头捆绑着一台B1行走于各种展会和聚会之上。

尽管如此,我听过2016和2017两版B1之后,都觉得这个放的确不错,但真要吸引我搞一台,怕是还差点儿意思。原因在于一直以来自己手上的耳塞都是比较好伺候的低端货,头戴也没有很迫切的需要加个放才玩得转,这样的情况下,加个B1简直是鸡肋;更何况,强烈的温暖音色,本来就不是我想要的前端类型。

年中时,B1 LTD顶着限量的光环降临烧圈。这么重要的产品自然一定要好好听。结果,素质上果然是提升巨大,但气势上处处呈现的咄咄逼人的冲劲,再次让我望而却步。两回合过后,有一次AUNE家萌萌的CC妹子问我听感时,我说,我非常认可B1和LTD的声音表现,但恕我实在不喜。估计这话,也让CC妹子有些懊恼吧?

本来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LTD卖完才没俩月,号称继承了LTD版调音的系列新品B1s,突然登场!

在听到真机之前,我对B1s也就是宣传和售价方面表示过怀疑。上市前有一次在实体店偶然发现了样机,拿来店里的LTD一并对比,立马发现了一些不得不说的事儿。但这些事,不仔细听B1s,又很难完整地描述。

于是,就有了让CC很惊讶的事情:那个声称自己不喜欢B1系列的人,居然报了B1s巡回试听。B1系列的包装向来是十分精简,一方扁平的黑色盒子,打开之后拿走说明书等物,就看到盒子内部两个凹槽,大的躺着B1s,小的放着充电线和对录线。

取出机子本体,更觉内心毫无波澜——这台B1s,跟B1和LTD,长得都还是一个样……

准确说——配色上和B1一模一样,LTD只有金色,B1s和B1都是银黑二色。巡回到手上的这一台,就是全身银色,背后贴着两块红色的皮面。如果不是正面注明了这是B1s,放在一块肯定跟B1混了。

尺寸大小和按键位置也依然驾轻就熟。正面两个大天窗,跟B1和LTD对比过之后会发现有少数重要元件是不一样的。背面两片皮胶。顶部是音量旋钮、线性输入接口和耳机口。左侧,电源开关、电流调整、增益调整几个开关依次排列;右侧,只有一个显示电量剩余比例的小按键,按下按键后旁边的小灯在5档之中闪了几下即是大致的剩余电量。这其中稍微值得说道的还是旋钮。LTD对比普通版B1的操作提升当中,旋钮的手感是重要的一环,而B1s在这方面还是保留了和B1的属性,阻尼稍显略小,表面工艺触感也一般。这几台耳放的旋钮边上死活不肯注明顺逆时针转动和音量增减的对应关系,以至于时不时把耳朵轰个半聋,在这点上,我是极为不喜欢的。试声音之前,我看了下手头的各种设备。

最开始让我留意B1系列是由N6而起。实际上,从前端的搭配来看,最适合的依然是N6。换用手头有的其他定位更低的砖头,LO口在输出电平方面还是有些不足,始终难以发挥B1s的实力。耳机方面也不拿K812、K240RS这类开放大耳来试了,毕竟那些上台的表现远非便携设备能比的。

于是塞子掏出来常青树型号威索尼克GR07c,开放式的潜力较大的飞利浦S2;头戴找出来包耳式的天龙MM400,又专门借了条80欧版本的拜亚DT1350。想来,便携耳放针对塞子和便携头戴的需求,应该会更集中一些吧。

先说GR07c。N6+B1s+GR07c的组合,如果对比N6直推,比较中肯的评价应该是:风格变化大于其他。平心而论,GR07c对于前端控制力的要求并不高,尽管我个人很喜欢用它来测前端的表现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本身的素质在N6这个档次的砖头的驱动下也基本到头了。加上B1s,反复在砖头和B1s的PO口之间插拔,听了蔡国权《不装饰你的梦》、老鹰乐队《Hotel California 1994 live》、王菲《旋木》、小提琴曲《花样年华》等之后,依稀觉得三频的均衡程度没啥改变,素质上一样能将GR07c推到完全发挥的程度,风格上B1s的声音更为圆润。毕竟N6本身已能胜任,加上B1s之后能够做到这个程度,就是先过了及格线。

再说MM400。对于便携耳放推头戴式耳机,我一开始便充满了期待。还是听GR07c时试的那些曲子,一圈下来,对B1s的推力毫无质疑,但对控制力方面稍有些担心。B1s在开了高增益的情况下推动MM400,解析稍有提高,声场足够大但边界反而要比N6直推时更明显,结象一样准确但密度略有降低;低频受限于MM400原本不多的量感,下潜和氛围感方面都比较一般,会稍微显得有一些松散。

再看飞利浦S2。说实话,过往的开放式入耳塞不知道为啥关注度极低,以至于我入手S2之前对这个类别的塞子竟然少有接触试听的机会,因此当N6插上S2的时候,无论声场结象解析动瞬态还是氛围感密度感都让我耳边一亮。但必须承认,S2是对前端有要求的塞子,并且呈现一种“欲求未满”的状态,就期待着前端能多喂一点东西——所以当B1s接上S2的时候,我几乎爽得要飞起来。这次对比N6推,提升虽然不太多但也是一耳朵的事情,解析更为清晰可见,能量的波动更富动感,声场也略加舒展了一点;在这基础上还能做到圆润,耐听程度有增无减。如果不是S2腔体太大有点硌着耳朵,我可能可以就着这套搭配听上一整晚。

最后是DT1350,是经典的80欧版而非鸡肋的32欧低阻版——这个型号做得就是便携款,声音却丝毫不“便携”,对前端要求就更加不客气。当N6直推时,我会有种“这套搭配还不错”的感觉,后来上了凯音66套台式解码耳放,一下子对DT1350的声音潜力刮目相看。那么上了B1s怎么样?理论上说要达到上台的程度是有点困难的。

但实际上,对比砖头直推,提升还是巨大:把DT1350的扎实底子激发出来,让低频的凝聚力强了不少、下潜明显往深度探,中频饱满有厚度,高频则顺其自然。声场妥妥地大了一圈,结象也略略大一点,让整个空间像是从音乐厅演唱会转移到露天体育场。一系列的对比之中,B1s在推DT1350时带给我的惊喜是最多的。

总结一下B1s自身的特点——

推力足够大,声音丰盈有力;各频段能量分布大致均匀,低频下潜不深但弹性适中,中频不贴近也不凹陷,高频没有刻意加光泽和延伸;声音温润,毛刺感和齿音等等鲜能明显感觉到,也就是比正常范围还要更圆一些。

再有就是声音的素质。为啥要单独拿出来说呢?因为一旦去关注B1s的硬指标,就一定要扯到同门的B1 LTD——毕竟是号称延续LTD版调音的B1s,少了根单晶银对录线,做工向下看与普通版B1基本一致,价格却便宜了大几百,一度让人怀疑:逗我呢?如果以普通玩家,比如我,来掂量各方面的因素考虑,多多少少会觉得AUNE这样出产品的策略有点不厚道。

然而当实际听过B1 LTD和B1s两台机器的表现之后,我发现LTD用户大可不必担心。因为,B1s对比LTD,声音是有差别的。

在牵扯出LTD的硬素质方面,B1s距离LTD有一点儿差距。解析基本在同一水平,声场则要比LTD更有明确的限制,结象也不像LTD那般扎实。动态和瞬态方面,也是LTD要更有优势一点儿。总体来说,两者还是在同一档的水平,但差距比较小——毕竟便携耳放的市场不算大了,产品也不多,把这俩划分到一个档次的水平,没毛病。

但风格上的差异,就有点儿大了。LTD给人的感觉是能量十分丰沛、态度相当热情、精力保持旺盛的状态,演绎各种类别的音乐都难掩内心的跃动。实际上,LTD因为热情,所以在素质的表现上或多或少会给人一种“这玩意整体各方面都要强”的假象。而B1s,则在安定感方面给人一种平复了心口多余的激动的感觉。所有的声音都井井有条地出来,又规规整整地过去,不会一边在行进一边企图把歌曲玩high。很难说这两种风格各自适合什么样的烧友。但B1s这种不刺激的声音,除了演绎一些流行乐、ACG之类的音乐不够“燃”,其他曲目上倒也做得相当得体,而且的的确确是耐听了很多。

当然,如果再往下跟B1比,从价位来看也知道,B1s自然会略胜一筹。大体来说,素质上更接近LTD的B1s对比B1各方面都有些升级,风格上则当了回背景板,反衬出B1在某些情况下暖到有点糊的不足。

直说了,我认可LTD的实力,但喜好上更倾向于B1s,原因所在于此。这份安定的温柔,对混迹江湖有些时间却依然身上残留戾气的我来说,即使无视声音上的高级感,B1s偶尔也能安抚着躁动的内心。当然,没能够领略到对录线的风采也是一个不小的遗憾。毕竟B1s官配的原线,声音上还是寒碜了些……

试听了一段时间后,此前曾经思考过很多遍的一个问题又浮现于脑海:

便携耳放这种产品到底意义在哪里?

会产生这个问题,一是因为便携耳放在HiFi圈内已经没有之前那么高关注度了,实际上真要细数的话,这玩意大厂不怎么做,剩下一堆DIY品牌偶尔出一两个声音还算靠谱但自身档次高不到哪去的产品,没别的了。既然存在即合理,那么自然想问便携耳放到底为何而生。二是一直以来,盲目地给耳机上耳放是一个相当普遍的认知,如果便携耳放有存在的价值,到底在哪个方向。两方面的因素,又催生出“便携耳放怎么用”这样的问题来。

我是很清楚自己如果要买便携耳放的话是买来干啥的。我一直认为,给砖头上便携放,最主要的还是两个原因:一是增加驱动力,二是改变砖头耳放部分的风格。

加推力好理解,就是增大输出功率。以N6为例,这砖头输出电流足而电压压摆略有不够,推吃电流的耳机没毛病,推吃电平驱动的耳机尤其是头戴和大耳就显得力不从心,这时候搭个B1s,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改变声音风格的方面则让我想到当年一群鼓吹N6捆绑老B1的烧友,除了说推力变大了以外,说得最多的就是B1把原本中正得没朋友的N6变暖变好听,还可以中和一些相反类型的塞子云云——当然,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我才不听你们安利呢~

这两个原因,都不是简单地从声音素质上给砖头升级。思来想去,便携耳放增加电平还是改变风格,其本身的素质实际上是可以感知得出来的。有点不凑巧,LO口比较不错的砖头,纵观过去大多身处2k档以上,而一到N6这个级别的砖,素质就已经不太急迫需要B1s来进行“升级”了。当然,对于2k价位以上、不如N6的砖头而言,或许带个B1s在某些方面会有些明显更好听的地方,但是否到了完全要取代原砖的放大部分、不捆绑不行的程度?恐怕也未必。更多的,应该是一种辅助推头戴耳机、中高阻耳机的“助推器”作用吧。至于风格的改变,那更是各有所爱了。

但不管怎么说,B1s这个便携耳放,其安定感和内在的能量已然对我内心造成双重冲击。想来对B1系列一直以来的敬而不近的距离,还有和CC小姐姐的距离,到这里,或许会被拉近些……

以上。

国砖吧耳边烧友团,閑雲散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