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极必伤、情深不寿”金庸的独孤九剑之一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这几句话出自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是乾隆送给陈家洛的一块宝玉上所刻之字。

这几句话是金庸先生所创,除/<font>“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与《国风·秦风·小戎》里的“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相似,其他几句均查无出处。

这应该是金庸先生一生的智慧感悟,是他为人处事的信念,也是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font>

金庸先生是文化大家,其作品纵横捭阖、大气豪迈,融史实与虚构一体,集儒道佛各家精华,对天道、自然、伦理有自己深刻的理解,将历史、人文、哲学、美学、等知识融汇贯通,语言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诗词歌赋功底深厚,琴棋书画奇门异术皆通,信手拈来皆成文章。/<font>

金庸尤擅写情,每本书都将情写到极致,让人随着故事进入一个个情感世界,刻画细腻至情至性,令人不忍释卷。/<font>

在他的小说里,主人公的性情各不相同,郭靖的愚钝、杨过的孤傲、乔峰的豪迈、韦小宝的狡黠、令狐冲的仁义/<font>...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宅心仁厚,不管他们天资、性格、身世如何不同,但善良的天性始终决定着他们的际遇和感情。

而这就是金庸先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font>“慧极必伤、情深不寿、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在他的观念里,聪明不可过/<font>“极”,这是天道自然,也是哲学思辩。极就是极端,到了极端就会物极必反,极端的境界就走向狭窄、尖锐了。

所以在他刻画的人物,机灵如韦小宝、聪明如陈家洛、令狐冲,都有天性的善良来抵消过/<font>“极”的不利。

从性格论来说,一个本性良善之人,不会进入极端,因为善良的宽容和极端的狭窄是对立的。而从天道来讲,法道自然就是平衡,打破平衡就会导致使之调和,容易倾倒。/<font>

同时,人的自身也是需要平衡,所谓/<font>“过聪则天妒”就是说人的身心灵一旦失去平衡,就容易被“伤”而出现危机,而宅心仁厚的人心胸宽广,心性平和,就可以弥补这种失衡,俗话说慈悲之人“福泽深厚”就是这个道理。

《射雕英雄传》里黄蓉聪慧精明到极致,一点即通过目不忘,被洪七公称为天下第一聪明人,因为过/<font>“极”难免失之宽厚,所以金庸给她配上一个愚笨却仁厚的傻小子郭靖来平衡互补,避免她“慧极必伤”。

而黄蓉的母亲则正好相反,她的聪明比黄蓉有过之而无不及,丈夫黄药师偏偏也是天资过/<font>“极”之人,两个聪明人在一起,虽然惺惺相惜互相恩爱,但也相互助长彼此的“聪明”走向极限,以至于她最终为了背录“九阴真经”而殚精竭虑、心力耗损过度而亡。

而黄药师虽然一身绝学、慧极天下,却也因为过/<font>“极”而孤傲自负,性情乖张,视天下如无物,走入极端的境界,被江湖称为“黄老邪”,一生桀骜不驯亦正亦邪,最终也与“侠”无缘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慕容复父子、鸠摩智、杨康/<font>...都因为聪明过极却失之善良,落的凄惨的结局。

与/<font>“慧极必伤”一样,“情深不寿”的“深”并不是指深情,也是指过“极”,当情用到极深,就会打破平衡,反噬自己、因爱成恨。

如成天念叨/<font>“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李莫愁,对情人的极爱转成极恨,成为心狠手辣滥杀无辜的女魔头。

还有四大恶人里的叶二娘,失去爱子而成怨恨,抢别人的孩子又杀死来解恨,成了让人可怜又憎恶的变态狂魔。

情深应该如杨过,绝情谷一别,十年等候不离不弃,从小受尽欺负嘲弄,与姑姑相爱更是被世俗所不容,被郭芙斩断臂膀独隐深山与雕为友,失去最爱的人也没有因此而怀恨天下走入邪途,正是因为有善良仁厚为基础,才能熬过所有的痛,宁可天下人负我而不负天下人,虽然桀骜却不失侠义本性,最终成为郭靖口中为国为民的/<font>“侠之大者”。

还有郭芙,风陵渡口,一遇杨过误终身,虽不得所爱孑然一身,最后遁入空门,也没有因此而怨恨天下,一生行侠仗义最终创立峨眉一派,一代巾帼不让须眉,也可以称之为/<font>“侠”。所以,金庸先生所说的/<font>“慧极必伤、情深不寿、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真的意思是无论心机还是感情,都不要超过了“极限”,过“极”就打破了天道自然和生命的平衡,伤人伤己。

而那些天性就极其聪明的人,如果本性是善良醇厚的,自然会有慈悲之心,懂得怜悯宽容,这样的人如同谦谦君子、像美玉一样温润平和,雍容自若,宽容大度、不露锋芒。/<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