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歇夏”:买家和卖家,相爱又相杀

(北宋·徽宗)

每年七八月间,烈日炎炎,

与之成鲜明对比的,

却是冷淡的行情,惨淡的交易,

买家总想着如何用最廉的成本,

买到最好的钱币,

卖家琢磨着如何把最渣的钱币,

卖出最高的收益,

一场买家与卖家的博弈,

在高温和台风的裹挟下,

正在轰轰烈烈的演绎。

(新莽·货布等)

骂我不要紧,

能不能便宜?

我认识一个朋友,在浙江某古玩城的一家钱币店给人打工。

老板常年在外收货,

他则负责看店,顺便做点微拍。

“歇夏”时节,门可罗雀,

前几天好不容易来了个客人,

自然是热情的招呼。

客人仔细打量了一番店里的钱币,最后看中了里面的一套北周三品,询起价来。

朋友知道这时候生意难做,开价也很实在,一套大样8000。

“8000?你怎么不去抢?”客人满脸不屑。

朋友问,那你说多少?

“这套最多5000,我考虑考虑...”

客人还价太狠,亏本的生意也不能做,自然是不欢而散。

那人走后,

朋友就微信语音跟在外面收货的老板吐槽:

“一套北周还5000,这傻逼打发要饭的呢...”又是傻逼又是脑残的,背后狠狠的骂了一通。

(北周·布泉)

结果第二天,那个客人又来了,

还是这套北周,

客人问,6500行不行,最低多少?

“真不能卖啊兄弟,我也是打工的,不信我现在就给你问老板,”

朋友说罢,

当着客人的面,给老板发起了语音,

“老板,昨儿那个傻逼又来了,问你最低多少”,一不留神,“傻逼”脱口而出。

客人正好听到,脸色一阵铁青,

朋友也尴尬至极。

正待圆场,客人却率先表示,你也骂过瘾了,便宜点行不行?

看着客人被骂了不肯干休的架势,

软磨硬泡之下,价格妥协在了7000,

而这套北周一年前的来价,也差不多7000,纯粹是赔礼价。

(历代)

贵点不要紧,

砍到你服气!

我徒弟小宇,也做着以藏养藏的小生意,

想卖的东西总是先发个朋友圈,再挂个闲鱼。

作为品相派,不甘亏甩,所以总是贵买贵卖。

罐装开元20挑来卖个30,

美品康熙30挑来卖个50,

再包个挂号,其实也赚不到多少。

“歇夏”季,生意自然更难做了,

这不,遇到个买家,在闲鱼上留言:

“康熙5块我全通走,”

徒弟自然不予理会,

结果这人第二天留言6块,第三天留言7块,第四天留言8块,最后“非常大气”的还到10块通走,“只”要求包个顺丰。

(清·康熙通宝)

小宇跟我吐槽现在小生意有多难做,

遇到过美品顺治砍30的,

遇到过美品泰昌砍80的,

遇到过盒子币砍出不到盒子价的,

遇到过砍完价还要求买一赠一的,

前几天一个被砍到几十包挂的钱币,还被恶意差评加退货,

原因竟然是邮政嫌热不送,自己嫌热不取,

答应“三包”没包到手,

那就干脆不要了。

(明·泰昌通宝)

一口不要紧,

一口要你命!

既然生意难做,卖家也迭出新招。

前几天我逛某平台,看到某老板的钱币拍卖即将截标,而他的绝大多数钱币还是0出价。

虽然里面的常平永安坑口丑了点,

尽管里面的康熙顺治状态差了点,

即便“歇夏”,也不至于没人出价,

暗喜自己即将捡漏一波,

结果永安五铢出了一口,直接488,

康熙出了一口就128,

截标,恭喜中拍。

这次暗亏,吃得我心服口服。

(北朝·永安五铢)

之前还有个“奸商”朋友跟我吐槽,

说夏天生意太难做,

再看他的朋友圈,

极品北周五铢五铢捡漏价1888,

顶级乾元折五十重轮白菜价1500,

绝美太平通宝100一个挑,88通秒,

且不说价格卖到你怀疑人生,

极品的北周五铢确实地章有漏,

顶级的乾元大钱确实品相白菜,

绝美的太平通宝根本无品可挑。

朋友平时很少这样卖货,

但是夏天货源少,钱又得挣,结果就有了这波夏天才有的操作,

如此下来,生意难做,一点也不冤枉。

(元·大元通宝背)

我惨不要紧,

你能买就行!

每每“歇夏”,最惨莫过卖家,

记得刚开始玩钱币时,

在某贴吧看到有卖家挥泪甩钱币,

什么孩子快要断奶了,卖了换奶粉钱,

什么这俩再卖不出去,明天就去搬砖,

更有人深情并茂的描述自己悲惨的经历,

你若置身其中,都觉得惨绝人寰,

如果不买他的垃圾,

都觉得对不住自己的良心...

在被忽悠了两次后,自己也见怪不怪了。

(铢两等)

这波套路过了数年,至今仍没有新意,

现在翻开朋友圈,

不是要凑回家的车费,就是快要吃不起泡面,

你要是信了他,买了他的钱币,

麻烦继续跟进,

那个凑回家路费的家伙,第二天发的说不定是在某个著名景点的装逼,

那个快吃不起泡面的家伙,第二天发的说不定是海鲜自助加对座美女。

在这个敏感的季节,千万别跟卖家走太近,

否则要么是他感动了你,

要么是你伤害了他...

(北宋·大观通宝)

歇夏了,钱币还玩不玩了,

当然要玩。

卖家只要沉得住气,囤得起美品,熬过了这波行情,自然能赢得胜利,

买家只要看准了时机,防得了算计,借着这波行情,也一定有漏可图。

而彼此勾心斗角,算计博弈,

自然是买家一地鸡毛,卖家一惨到底。

所以买家和卖家,还是不要互相伤害了,

彼此多让一分,才能互惠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