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摘抄,迷途慢慢 終有一歸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米蘭·昆德拉最負盛名的作品之一。小說描寫了托馬斯與特麗莎、薩麗娜之間的感情生活。但是,它絕不是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三角性愛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說,小說從“永恆輪迴”的討論開始,把我們帶入了對一系列問題的思考中,比如,輕與重,比如,靈與肉,它帶領著我們思考——什麼才是人類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意蘊深遠,讀它,你能領悟到智慧的力量,但又絕不枯燥。

與此同時,這也是一部意象繁複的書,其中裝載了多種涵義:被政治化了的社會內涵的揭示、人性考察、個人命運在特定歷史與政治語境下的呈現,以及對兩性關係本質上的探索等。昆德拉極其聰明地將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寫成一部非同凡響的小說——其中既有隱喻式的哲學思考,也有人的悲歡離合的生命歷程的展現。

說明:本文整理自網絡,摘抄語錄中多有重複,此乃白璧微瑕,希望各位朋友不要因噎廢食哦。

1、 人永遠都無法知道自己該要什麼,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哪種抉擇是好的,因為不存在任何比較。一切都是馬上經歷,僅此一次,不能準備。

——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2、 跟一個女人做愛和跟一個女人睡覺,是兩種截然不同,甚至是幾乎對立的感情。愛情並不是通過做愛的慾望(這可以是對無數女人的欲求)體現的,而是通過和她共眠的慾望(這隻能是對一個女人的欲求)而體現出來的。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3、 如果永恆輪迴是最沉重的負擔,那麼我們的生活,在這一背景下,卻可在其整個的燦爛輕盈之中得以展現。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4、 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5、 愛情一旦公之於眾會變得沉重,成為負擔。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6、 柏拉圖《對話錄》中的著名假說:原來的人都是兩性人,自從上帝把人一劈為二,所有的這一半都在世界上漫遊著尋找那一半。愛情,就是我們渴求著失去了的那一半自己。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7、 第一次的背叛是不可挽回的。它引起更多的背叛,如同連鎖反應一次次地使我們離最初的背叛越來越遠。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8、 迷途漫漫,終有一歸。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9、 重,必然和價值是三個有內在聯繫的概念:必然者為重,重者才有價值。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10、 人只有一次生命,絕無可能用實驗來證明假設,因此他就永遠不可能知道為自己情感所左右到底是對還是錯。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11、 燈罩下的一隻巨大的蝴蝶,被頭頂的光嚇得一驚,撲撲飛起,開始在夜晚的房間裡盤旋。鋼琴和小提琴的旋律依稀可聞,從樓下絲絲縷縷地升上來。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12、 媚俗是存在與遺忘之間的中轉站。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13、 當心靈在說話,理智出來高聲反對,是不恰當的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14、 背叛,就是脫離自己的位置,背叛就是擺脫原味,投向未知。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15、 最沉重的負擔壓得我們崩塌了,沉沒了,將我們釘在地上。可是在每一個時代的愛情詩篇裡,女人總渴望壓在男人的身軀之下。也許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最為充實的象徵,負擔越沉,我們的生活也就越貼近大地,越趨近真切和實在。 相反,完全沒有負擔,人變得比大氣還輕,會高高地飛起,離別大地亦即離別真實的生活。他將變得似 真非真, 運動自由 而毫無意義。 那麼我們將選擇什麼呢?沉重還是輕鬆?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16、 此刻他猛然驚詫地發現其實自己並非不行。薩比娜的人在不在根本不想他所以為的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她在他生命當中留下的那道燦爛而神奇的印記,無人可以奪走。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17、 人一旦迷醉於自身的軟弱之中。便會以為軟弱下去,會在眾人的目光下倒在街頭,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18、 自學者和學生的區別,不在於知識的廣度,而在於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異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19、 要活在真實中,不欺騙自己也不欺騙別人,除非與世隔絕。一旦有旁人見證我們的行為。不管我們樂意不樂意,都得適應旁觀我們的目光,我們所做的一切便無一是真了。有公眾在場,考慮公眾,就是活在謊言中。

——米蘭 昆德拉 ( 閃點情話網)《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20、 大學越來越多,學生也越來越多。為了獲取文憑,他們得找到論文題目。題目是無限的,因為一切都可以論述。檔案館裡堆得那一捆捆發黑的論文,比墓地還要慘,即便到了萬靈節,也不會有人去看一眼。文化就在大批的製造,言語的泛濫,數量的失控中逐漸消亡。相信我,在你原來的國家的一部禁書,就遠遠勝過在我們大學裡隨口亂噴的億萬言。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 命之輕》

21、 美就是被背棄的世界。只有當迫害者誤將它遺忘在某個角落時,我們才能與它不期而遇。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22、 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於它,把我們壓到地上。但在歷代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人身體的重量。於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 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 的存在,其 運動也 會變得自由而沒有 意義。 那麼,到底選擇什麼?是重還是輕?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23、 經文循環往復,猶如朝聖者的雙眼離不開故土,猶如臨終者不忍離世。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24、 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哪種抉擇是好的。因為不存在任何比較。一切都是馬上經歷,僅此一次,不能準備,好像一個演員沒有排練就上了舞臺。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練就已經是生命本身,那麼生命到底會有什麼價值?正因為這樣,生命才總是像一張草圖。但“草圖”這個詞還不確切,因為一張草圖是某件事物的雛形,比如一幅畫的草稿,而我們生命的 草圖卻不是 任何東 西的草稿,它是一 張成不了畫的草圖。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25、 把私生活與公開生活分成兩個領域是一切謊言之源:一個人在私生活與在公開生活中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26、 就憑他是個陌生人,便超越於所有其他人這上。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27、 自我陶醉一瞬間滑向極度痛苦:漫漫長途總有盡頭!遲早她不得不結束自己的背叛!遲早她不得不結束她自己!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28、 波希米亞的墓地都象花園,墳墓上覆蓋著綠草和鮮豔的花朵。一塊塊莊嚴的墓碑隱沒在萬綠叢中。太陽落山的時候,墓地閃爍著點點燭火,如同死魂都在孩子們的晚會上舞蹈。是的,孩子們的舞會。死魂都象孩子一樣純潔。無論現實生活如何殘酷,即便在戰爭年月,在希特勒時期,在斯大林時期,在所有被佔領的時期,和平總是統治著墓地。

——米 蘭昆德拉 《不能 承受的生命之輕》

29、 從那以後,她明白了集中營絕無特別之處,沒有什麼值得讓人驚訝的,而是某種命定的,根本性的東西,來到世上,就是來到它的中間,不拼盡全力,就不可能從中逃出去。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30、 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就越真切實在。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31、 待她不好的不是他,而是他的記憶,他無能為力,是記憶將她從愛情區域排除出來。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32、 放蕩的迷戀,女人在其中看不到絲毫感人之處:由於男人沒有在女性身上寄託一個主觀的理想,他們對所有女人都感興趣,沒有誰會令他們失望。的確。就是這從不失望的本身帶有某種可恥的成分。在世人眼中,放浪之徒的迷戀是不可寬恕的(因為從不為失望而補贖)。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33、 令她反感的,遠不是世界的醜陋,而是這個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34、 表面是清晰明瞭的謊言,背後卻是晦澀難懂的真相。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35、 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36、 在這個世界上,一切都預先被諒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許可了。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37、 真正嚴肅的問題,是孩子吐出來的問題,只有最天真的問題才是真正嚴肅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沒有答案的。沒有答案的問題是一道令你無路可走的障礙。換言之,正是這些沒有答案的問題標誌著人類可能性的侷限,劃出我們存在的疆界。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38、 愛開始於一個女人某句話印在我們詩化記憶中的那一刻。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39、 視覺受雙重限制:讓人什麼也看不見的強光和完全徹底的黑暗。

——milan kundera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40、 但是,如果一件事取決於一系列的偶然,難道不正說明了它非同尋常而且意味深長?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41、 一個人可以背叛父母、丈夫、國家以及愛情,但如果父母、丈夫、國家以及愛情都失去了——還有什麼可以背叛呢?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42、 一個人一旦選擇投身政界,必然十分樂意把公眾視作自己的判官,並一廂情願而又天真地認為可以以此獲得人心。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43、 人生如同譜寫樂章。人在美感的引導下,把偶然的事件變成一個主題,然後記錄在生命的樂章中。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44、 媚俗的根源就是對生命的絕對認同。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45、 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哪種抉擇是好的,因為不存在任何比較。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46、 托馬斯得出結論:同女人做愛和同女人睡覺是兩種互不相關的感情,豈止不同,簡直對立。愛情不會使人產生性交的慾望(即對無數女人的激望),卻會引起同眠共寢的欲求(只限於對一個女人的欲求)。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47、 我們說,有些事成為了我們巨大的包袱。我們或是承受這個負擔,或是被它壓倒。我們的奮鬥可能勝利也可能失敗。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48、 因此我們不能指責小說,說被這些神秘的偶然巧合所迷惑,但我們有理由責備人類因為對這些偶然巧合視而不見而剝奪了生命的魅力。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49、 當北極近到可以觸到南極,地球便消失了.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50、 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鐘都有無數次的重複,我們就會象耶穌釘於十字架,被釘死在永恆上。這個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迴歸的世界裡,無法承受的責任重荷,沉沉壓著我們的每一個行動,這就是尼采說永劫迴歸觀是最沉重的負擔的原因吧。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51、 我可以說眩暈是沉醉於自身的軟弱之中。意識到自己的軟弱,卻並不去抗爭,反而自暴自棄。人一旦迷醉於自身的軟弱,便會以為軟弱下去,會在眾人的目光下倒在街頭,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52、 人最大的弱點是善良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53、 看一看當一個人拋棄了所有他一直都以為是使命的東西。生命中還能剩些什麼。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54、 一切謊言的根源來自私人生活領域與社會生活的分界。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55、 “真的,有些書是要白天讀的,有些書只能晚上讀。”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56、 很久以前,一個人會驚異地聽到自己胸內有節奏跳動,但從不去猜測那是什麼。他還不能對人這樣奇怪、陌生的東西給以辨識確定。那時的人體是一間囚室,囚室裡的東西能看,能聽,能恐懼,能思索,還能驚異。而人體消失之後所留存的東西,便算是靈魂。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57、 當心靈在說話,裡指出來高聲反對,是不恰當的。在媚俗的王國,實施的是心靈的專制。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58、 必然者為重,重者才有價值。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59、 對希特勒的仇恨終於淡薄消解,這暴露了一個世界道德上深刻的墮落。這個世界賴以立足的基本點,是迴歸的不存在。因為在這個世界裡,一切都預先被原諒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許了。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60、 你所在意的總是那個你最無法掌握、最摸不透的人,無論男人女人。你覺得自己無法完全擁有,患得患失,這樣的感情既讓人焦慮,又讓你樂此不疲,止不住的想要得到全部。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61、 相反,當負擔完全確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的自由而沒有意義。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62、 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練就已經是生命本身,那麼生命到底會有什麼價值?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63、 做的是自己完全不在乎的事,真美。一下班,就可以把工作丟在腦後,托馬斯終於體會到了這些人的幸福。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64、 我尋求的不是快感而是幸福。沒有幸福的快感算不上快感。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65、 人生如同譜寫樂章。人在美感的引導下,把偶然的事件變成一個主題,然後記錄在生命的樂章中。猶如作曲家譜寫奏鳴曲的主旋律,人生的主題也在反覆出現、重演、修正、延展。安娜可以用任何一種別的方式結束生命,但是車站、死亡這個難忘的主題和愛情的萌生結合在一起,在她絕望的一剎那,以淒涼之美誘惑著她。人就是根據美的法則在譜寫 生命樂章, 直至深 深的絕望時刻的到 來,然而自己卻一無所知。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66、 慢慢迷途 終有一歸!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67、 草圖是某件事物的雛形,而我們生命的草圖卻不是任何東西的草稿,它是一張成不了畫的草圖。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68、 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鐘的無線重複,我們就會像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一樣被釘死在永恆上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69、 浪漫型的迷戀:他們在女性身上尋找的是他們自己,是他們的理想。他們總是不斷的失望,因為,正如我們所知,理想從來都是不可能找到的。失望把他們從一個女人推向另一個女人,賦予他們善變一種傷感的藉口,因此,許多多愁善感的女人為他們頑強的糾纏所感動。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70、 對某些女人來說,如果調情只是她們的第二天性,是不足道的日常慣例;對特麗莎來說,調情則上升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目的是告訴她:她是誰,她能做些什麼。她把這一問題變得重要而嚴肅,使之失去了輕鬆,變得有逼迫感,變得費勁,力不勝任。她打破了允諾和不給保證之間的平衡(誰能保持平衡即說明他有調情的精湛技巧);過分熱情地 允諾,卻沒 表達清 楚這個允諾中包含 著她未作保證的另一方面。換一句話說,她繪每一個人的印象就是她準備接受任何人。男人們感到已被允諾,一旦他們向她要求允諾兌現,卻遭到強烈的反抗。他們對此的唯一解釋只能是,她是狡詐的,蓄謀害人。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71、 我們的世界是“永恆輪迴”的。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都由無數次的重複。我們的生活是能夠被預演的,有朝一日,我們的生活會按照我們經歷過的方式再現,而前者中反覆還將無限重複下去。如果世界果真如此,我們就會向耶穌一樣被釘在永恆色十字架上,無法承受的重負將會沉沉的壓在每一個人的身上。然而,這個世界存在的基礎恰恰是輪迴的不存 在,生活無 法預演 ,我們既不能把它 與我們以前的生活相比較,也無法使他完美之後再來度過,生命之流只能在偶然性的大地上氾濫,人們肆意的生活,獲得了漂浮在半空中的快感,可是,重就真的悲慘,輕就真的美麗嗎?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72、 弗蘭茨也許強壯,但他的力量是向外的,在他生活與共的人面前,在他愛的人面前,他顯得軟弱無力。弗蘭茨的軟弱也可以稱為美德。他從不向薩賓娜下指示,從不象托馬斯那樣命令她,要她躺在鏡子旁邊的地上以及光著身子走來走去。他並非不好色,只是缺乏下達命令的力量。有些事情是隻能靠暴力來完成的。生理上的愛沒有暴力是難以想象的。

——米蘭 ·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 命之輕》

73、 假若人還年輕,他們的生命樂章不過剛剛開始,那他們可以一同創作旋律,交換動機(像托馬斯和薩比娜交換產生了圓頂禮帽這一動機),但是,當他們在比較成熟的年紀相遇,各自的生命樂章已經差不多完成,那麼,在每個人的樂曲中,每個詞,每個物件所指的意思便各不相同。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74、 與希特勒的這種和解,暴露了一個建立在輪迴不存在之上的世界所固有的深刻的道德沉淪,因為在這個世界上,一切都預先被諒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許可了。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75、 他們完全明白彼此所說的話語在邏輯上的意思,卻聽不到話語,問流淌著的一條語義之河的低聲謎語。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76、 所有從拉丁文派生出來的語言裡,“同情”一詞,都是由一個意為“共同”的前綴(Com)和一個意為“苦難”的詞根(pasSio)結合組成(共——苦)。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77、 比喻是一種危險的東西,人是不能和比喻鬧著玩的。一個簡單比喻,便可從中產生愛情

——米蘭 昆德拉 《生命不可承受之輕》

78、 說一次不算數,一次就是從來沒有。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沒有活過一樣。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79、 追求的終極永遠是朦朧的,要逃避痛苦,最常見的就是躲進未來。在時間的軌道上,人們總想象有一條線,超脫了這條線,當前的痛苦也許就會永不復存在。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80、 在我們看看來只有偶然的巧合才可以表達一種信息,勵志英語。凡是必然發生的事,凡是期盼的到,每日重複的事,都悄無聲息。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81、 卡列寧,他的微笑能持續多久,生活的主題就能持續多久。

——米蘭 昆德拉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82、 他知道自己處在無法辯解的境地,因為這一境地是建立在完全不平等的基礎之上的。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83、 由於浪漫型的情場老手總是追求同一類型女子,人們甚至覺察不到他們又換了情人;朋友們看不出這些女子之間的區別,總是用一個名字來稱呼所有情人,從而不斷地引起誤會。 在尋歡過程中,放蕩型的好色之徒離約定俗稱的女性美(他們很快就厭倦了這種美)愈來愈遠,最終不可避免地成為獵奇者。他們知道這一點,也有點兒不好意思,為了不 讓朋友尷尬 ,他們 從不和情婦一起出 現在公眾場合。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84、 顯然,由媚俗而激起的情感必須能讓最大多數人來分享。因此,媚俗與出軌無涉,它召喚的,是靠深深印在人們頭腦中的關鍵形象:薄情的女孩,遭遺棄的父親,草坪上奔跑的孩子,遭背叛的祖國,初戀的回憶等等。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85、 對伊甸園的懷念,就是人不想成其為人的渴望。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86、 追求的終極永遠是朦朧的。

——米蘭 昆徳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87、 尼采常常與哲學家們糾纏一個神秘的“眾劫迴歸”觀:想想我們經歷過的事情吧,想想它們重演如昨,甚至重演本身無休無止地重演下去!這癲狂的幻念意味著什麼?

——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88、 哪怕我們自身的痛苦,也比不上同別人一起感受的痛苦沉重。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89、 我們經歷著生活中突然降臨的一切,毫無防備,就像演員進入初排。如果生活中的第一次彩排便是生活本身,那生活有什麼價值呢?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90、 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鐘都有無數次的重複,我們就會象耶穌釘於十字架,被釘死在永恆上。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91、 迷途慢慢 終有一歸 他要塵世間的上帝之國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92、 人永遠都無法知道自己該要什麼,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93、 偶然性往往具有這般魔力,而必然性則不然。為了一份難以忘懷的愛情,偶然的巧合必須在最初的那一刻便一起降臨,如同小鳥兒一齊飛落在阿西西的聖方濟各的肩頭。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94、 他們為彼此造了一座地獄,儘管他們彼此相愛。的確,他們彼此相愛,這足以證明錯不在他們本身,不在他們的行為,也不在他們易變的情緒,錯在他們之間的不可調和性,因為他強大,而她卻是軟弱的。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95、 什麼是調情?有人可能會說,調情就是勾引另一個人使之相信有性交的可能,同時又不讓這種可能成為現實。換句話說,調情便是允諾無確切保證的性交。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96、 人類之時間並不是循環轉動的,而是直線前行。這就是為什麼人類不可能幸福的緣故,幸福是對重複的渴望。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97、 漫漫迷途終有迴歸。

——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98、 而我們生活的草圖卻不是任何東西的草稿,它是一張成不了畫的草圖。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99、 在時間的軌道上,人們想象有一條線,超脫了這條線,當前的痛苦便不復存在。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100、 愛情誕生的時刻就像這樣: 女人無法抗拒呼喚她受了驚嚇的靈魂的聲音,男人無法抗拒靈魂專注於他聲音的女人。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101、 追逐眾多女性的男人很容易被歸為兩類。一類人在所有女人身上尋找他們自己的夢,他們對女性的主觀意念。另一類人則被意念所驅使,想佔有客觀女性世界的無盡的多樣性。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102、 托馬斯當時還沒認識到,比喻是危臉的,比喻可不能拿來鬧著玩。一個比喻就能播下愛的種子。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103、 比喻是一種危險的東西。人是不能和比喻鬧著玩的。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104、 在永恆輪迴的世界裡,一舉一動都承受著不能承受的責任重負。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105、 對歲月的回憶遠比他們在一起生活時更加美好。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106、 追求眾多女色的男人差不多都屬兩種類型。其一,是在所有女人身上尋求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存在於他們一如既往的主觀夢想之中。另一類,則是想佔有客觀女性世界裡無窮的種種姿色,他們被這種慾念所誘惑。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107、 推動我們一切行動的東西卻總是根本不讓我們明瞭其意義何在。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108、 “噪音可有個好處,淹沒了詞語。”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109、 罪惡的制度並非由罪人建立,而恰恰由那些確信已經找到了通往天堂的惟一道路的積極分子所建立。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110、 誰無感情投入,誰就無權干涉對方的生活和自由。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111、 背叛。從我們幼年時代起,父親和老師就告誡我們,背叛是能夠想得到的罪過中最為可恨的一種。可什麼是背叛呢?背叛意味著打亂原有的秩序,背叛意味著打亂秩序和進入未知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112、 "比喻是危險的,愛情源於一個比喻。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不可承受之輕》"

113、 愛就意昧著解除強力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114、 在某些國家,對公民的監視和控制是一項基本且長期的社會活動。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115、 在媚俗被當做謊言的情況下,媚俗必定出於非媚俗的境地。媚俗一旦失去其專橫的權利,它就像人類的任何一個弱點一樣令人心動。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116、 他在女性身上找尋什麼?她們身上什麼在吸引他?肉體之愛難道不是統一過程的無限重複?

——米蘭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117、 人生如同譜寫樂章,人在美感的引導下,把偶然的事件(貝多芬的一首樂曲,東站的一次死亡)變成一個主題,然後記錄在生命的樂章中。猶如作曲家譜寫奏鳴曲的主旋律,人生的主題也在反覆出現、重演、修正、延展。……在她絕望的一剎那,以淒涼之美誘惑她。人就是根據美的法則在譜寫生命樂章,直至深深的絕望時刻的到來,然而自己卻一無 所知。

— —米蘭· 昆德拉 《不能承 受的生命之輕》

118、 對希特勒的仇恨終於淡薄消解,這暴露了一個世界道德上深刻的墮落。這個世界賴以立足的基本點,是迴歸的不存在。因為在這個世界裡,一切都預先被原諒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許了。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119、 表面上是明白無誤的謊言,底下卻透出神秘莫測的真理。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120、 從現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裡。我心中已經聽到來自遠方的呼喚,再不需要回過頭去關心身後的種種是非與議論。我已無暇顧及過去,我要向前走.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121、從現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裡。我心中已經聽到來自遠方的呼喚,再不需要回過頭去關心身後的種種是非與議論。我已無暇顧及過去,我要向前走。

122、令她反感的,遠不是世界的醜陋,而是這個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

123、在這個世界上,一切都預先被諒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許可了。

以上語錄,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