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诗词秋雨」一幅淡雅静秋雨韵图

​秋雨渲染了一幅静秋雨韵图,秋天的大地上原本是那样的喧闹,但是在经过秋雨的洗礼后,一切都是那样的静,更加显示出了秋雨的韵味,静秋雨韵,凄凉淡雅……

1、

《游休禅师双峰寺》[ 唐·刘长卿 ]

双扉碧峰际,遥向夕阳开。

飞锡方独往,孤云何事来。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相送东郊外,羞看骢马回。

[点睛]:

本诗从环境(天上,地下)和气候(秋雨、秋月)上来描写秋天景色,地上的深潭,天上的月亮,天上的细雨,地上的青苔。​ 2、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点睛]:

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李商隐寄宿在一位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寂寥中怀念起远方的朋友,听着秋雨洒落在枯荷上的沙沙声,旅途中寄怀写下了这首富于情韵的小诗。这园亭里竹林环绕,经过一场秋雨的洗刷,景物焕然一新,空气十分惬意。时已深秋,天空一片阴霾,迟迟不肯散去,霜竟然也来得迟了。天下起了雨,淅淅沥沥,打在枯荷之上,发出一阵错落有致的声响,似乎让人略慰情思。

3、

《偶题二首》之一[唐·来鹄]

近来灵鹊语何疏,独凭栏干恨有殊。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点睛]:

深秋时节,绿色荷叶一夜之间被霜打得破碎,好像剪刀剪的一样;残 破的荷叶兜不住雨,使雨水不能滚成珍珠一样的水珠,好像是故意在捉弄它. "剪""赚" , 二字用拟人化手法, 把自然景物的变化, 写得像是自然界有意安排的, 活泼有趣, 兴味盎然。

4、

《更漏子·玉炉香 》[唐 ·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点睛]:

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刻,滴嗒的声响,由远而近,断断续续传来,声声传到耳际,滴在心头,撩拨着女主人灵魂深处的痛苦琴弦。秋雨的无边无际,正如她离愁的无边无际;秋雨的连绵不停,正如她离情的连绵无尽。亦情亦景,情景交融,创造了凄苦零落的艺术氛围。

5、

《声声慢》[南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点睛]:

这阴沉的天,一个人要怎样才能熬到黄昏的来临呢?漫长使孤独变得更加可怕。独自一人,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