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直、倔強的周迅,詮釋如懿不合時宜的愛情觀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如懿傳》終於開播了,《延禧攻略》與《如懿傳》正面battle的場面,社長真是喜聞樂見呢。《如懿傳》的一再延播,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有《甄嬛傳》珠玉在前,又有《延禧攻略》爆款在後,而狀況頻出的《如懿傳》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社長頗為擔心


同樣一段歷史,同樣一群女人,怎麼演繹不同的故事呢?《延禧攻略》的先入為主,也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如懿傳》在觀眾心中的接受度


一口氣看了8集《如懿傳》的社長覺得,雖然兩者有著相同的故事背景和人物,但卻演繹了完全不一樣的故事。


《延禧攻略》是瑪麗爽女主,一路過關斬將,神擋殺神,佛擋殺佛,釋放的是女性長久以來積攢的壓力,快節奏的劇情更讓人大呼過癮。《如懿傳》則是小火慢燉,需要慢慢品味才能有所感觸,演繹的是女性在時代熔爐之下的歷練和成長。



《如懿傳》與《延禧攻略》相比,少了幾分青春洋溢,畢竟周迅現已年逾四十,高清畫面放大了她的皺紋,演繹年齡跨度巨大的角色確實不易,這十分考驗演員的功力。既然外貌已無法達到觀眾要求,那麼就要從神態氣韻入手



後宮的女人,本就是內斂、剋制的,所以平時必然要持重,偶爾露出的小女兒嬌態,才是後宮年輕妃嬪應有的樣子。周迅飾演的如懿,有骨子裡的剛強,她執意喊皇上為姑丈;也有後宮女子的淡定,在誣陷面前泰然自若;也有小女兒的嬌憨,皇上說會來陪她用晚膳,她會害羞的躲到被子裡



可以說,周迅演出了那個年紀,後宮妃嬪應有的樣子,也演出瞭如懿的執拗、剛強



再來說說如懿這個角色本身,一開始與皇上可以說是兩情相悅,皇帝送她如意結,如懿送皇帝“青櫻紅荔”


但為何會成為斷髮絕愛的結局呢?便是因為如懿有了這個時代不應該有的愛情觀:一生一次心意動。如懿為何鍾情於《牆頭馬上》呢?因為其講述的,正是女性對婚姻自由的堅強意志和對愛情的忠貞,是女性對封建禮教的反抗



如懿的悲劇就在於將現代的婚姻愛情觀,放在了封建王朝,她的反抗顯得不合時宜,尤其是皇帝並沒有跟她一樣的想法



不愛了,便應該瀟灑離去,如懿便是這麼做的,而這恰是我們現代女性應有的價值觀。如懿的掙扎,也是現代很多女性在婚姻愛情中的掙扎,作為現代的獨立女性,我們沒有必要為不屬於自己的愛情委曲求全



現代獨立女性,應該是情感與事業的雙獨立。


宮鬥,實際上有著與職場競爭、社會奮鬥相吻合的一些特徵,比如女主起初的單純善良,頻預挫折,很像古裝升級版的“杜拉拉昇職記”,而女主的步步為營和漸漸成長,恰好滿足了女性觀眾希望成功和發洩不滿的心理,因此,宮鬥劇會有長期的市場



如懿一開始便已身居高位,又有皇帝寵愛加持,可以說是人生贏家了,她不需要從底層做起,搞什麼“上位攻略”,她早早便捲入了高位者的“權利的遊戲”之中。如懿告訴我們,要想贏,便要有格局。


什麼是格局,格局就是指一個人的眼光、胸襟、膽識,要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做得更大。于丹說過:成長問題關鍵在於自己給自己建立生命格局



如懿不怕得罪高貴妃,救下海蘭,換來自己的生死之交;拉攏李玉,換來自己在皇帝身邊的助力。如懿的眼光、胸襟、膽識的出發點,便是善,善良是如懿選擇的人生格局



沒有一路升級打怪,不是爽文,《如懿傳》講得是後宮這個社會縮影之中,女性在愛情和權力之中的掙扎,講得是一種女性格局,是小火慢燉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