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批评不会引起怨恨

对一个领导者来说,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技巧,即使你对工作十分认真负责,也仍然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

好心做坏事是让很多领导都十分尴尬的事情,在批评下属的时于候尤其可能如此。我们都不怀疑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指出下属的错误,帮助下属改正错误,使其以一种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但是,他们也的确常常让批评发挥了截然不同的作用,那就是不利于工作。对个人而言,领导者则常常因为批评而为自己招来了怨恨。

如何批评而不引|起下属的怨恨?经常有人问起这个问题。答案就是,要掌握批评的艺术。具体说来,大体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控制自己的情绪

许多领导过于意气用事,使用责骂、侮辱、拍桌子的方式对于犯错误的下属进行批评,这正是让批评产生不良后果的罪魁祸首。这样做只会使批评成为领导者自己情绪的宣泄途径,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会产生更坏的影响。

当你的下属做了一件十分愚蠢的事情的时候,不要过于激动,不要冲着他大喊大叫。过于激动只会使你失去理智,做出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来。你的本意是想冲他发一顿脾气,还是想用这种方式来给他压力,使他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印象深刻?

你应该保持领导应有的涵养和风度,和对方冷静地谈一谈。既然错误已经发生了,必须有承认它的勇气。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进行挽救,并且使新的错误不再发生。如果你认为对方已经无可救药,你应该告诉他应该承担的责任,然后把他开除或者扣他的工资。

做到实事求是

批评要以理服人,而不是用权威或者用声音来压倒别人。客观地看待下属犯下的错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不要夸大或缩小对方犯下的错误,这不利于事情的解决。

很少有人因为对方气势高过自己而被对方说服。他可能点头表示你说得很有道理,不跟你争辩,但是这并不代表你已经说服了他。

实事求是地看待下属所犯的错误及其所造成的后果。要让事实说话,而不要加入自己主观的评论。帮助他客观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要知道,你们的最终目的是使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给对方说话的机会

每个人的立场、经验和价值观都不相同,所以会产生许多截然不同的看法。听听对方的解释,也许他会给你一种新的解释,而这种解释会更加合理,他还有可能给你带来不同的信息。因此,不要剥夺对方说话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