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它让你「随顺」,没要你「坚持」

「随顺三律仪」就是婆罗提木叉,就是别解脱戒,这个是从净化、清理的过程来讲的,然后这里头还有「定共戒」跟「道共戒」,我们在「忍可灌顶」的时候都跟大家讲了,随顺三律仪,戒律,它让你「随顺」,没要你「坚持」,你会坚持的都心里有病,你知道吗。

「戒律」本身就是讲一个开、遮跟持、犯,就是要你「随顺」。而我们就把「戒律」看成那死得不得了的东西,非得如何不可,那你就很殊胜的,那就各种百病丛生了。你去注意看看,凡是对戒律非常坚持执着的,一定都是病。如果你能「坚持」,这是很美好的,佛陀告诉我们坚持的时间要很短,一年顶多三长月,你要懂得「变化」,这个「随顺」是很重要的。

「别解脱戒」的意思是指这个「律仪」本身是有作意的。要能不作意那才叫作持「上品戒」,凡是作意持戒都是中、下品戒。简单讲,你作意持戒的时候是「下品戒」;你持到很自在、很随顺的时候是「中品戒」;只有「入定」以后才有可能持「上品戒」。

所以这个「定共戒」是非常重要的,到了定共戒以后就没有所谓的持戒、不持戒,他是在「定中」,他「不作意」,他的「身体」会告诉他该怎么做。「入定」以后你开始「转化」,「定共戒」是自身的部分,而「道共戒」是与众生相处的时候你能不犯。所以我们在传这个「戒」的时候,都会事先告诉你,为什么「道共戒」叫作十重、四波罗夷,就是告诉你有这些,你要留意。然后你入道以后,这些状况你自己就会出来、自然就不会犯,没有为什么、不是你作意,因为「道共戒」是经过「定共戒」以后完成的。

现在跟你讲你不懂,我把这个比喻给你听:像「七菩提分」,一般佛教是从「择法觉分」着手,那「华严」是从「念觉分」着手,这两个就有很大的不同。念觉分、择法觉分,然后喜觉分、精进觉分,会产生猗觉分,就轻安以后就定觉分,所以我们修「定」的时候有一个「轻安觉分」(就是猗觉分,也就是我们的「轻安工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然后,「定觉分」以后,还有「舍觉分」。你看,要先达到「禅定」才有「舍」,所以这个舍本身是有智慧的意思,所以舍不是正法中所讲的那个舍,而是在作意跟不作意之间,会变成自然的那个「定」。然后「在定中」跟「不在定中」,都能「置心一处」,这个时候,真实的「生命」就由你「作意」在修定中境,在借着「身体」修定中境的那个部分,他会走出来,尽虚空遍法界的「定中境」,这个时候,你与众生相处不会有障碍,这就不是讲要怎么去做,而是你要做得到。

所以在这里告诉你,「三律仪」要从「别解脱戒」到「定共戒」,也就是从下品戒到中品戒,到上品戒,这样持上来的。我是用这样解说,你比较容易清楚,因为在讲这个摄律仪戒、摄善法戒,跟「饶益有情戒」当中,通常都是「作意修行」,作意修行的时候你常常会碰钉子,再加上人品有偏差,坚持要如何如何的就会产生这种现象。

撷自《普贤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