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德鲁克管理理论》笔记

什么是管理?

形成一个组织后,为了展现组织的成果而采取的技巧、技能、机制、即所谓的管理。

什么是组织?

组织是一种社会机构,组织的存在是为了满足社会、社区或个人的需求。

(结合马克思的GCZY理论,则这一条就非常好理解。其实马克思是超前的,按需生产,按需分配,完全凌架于经济之上,甚至完全不需要经济。在谈到企业的目的时,马克思理论仍然适用,很容易说明为什么企业的目的不是赢利。)

管理的三个任务

认识组织的特定目的与使命 (营销管理?)提高生产率并让员工有成就感 (企业管理?)社会影响力级社会责任。(企业文化?企业的良心?)

企业的目的是什么?

创造客户,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

如何创造客户?

1、 营销:探寻顾客的需求,并提供相应产品或服务的一种职能。

2、 创新:创造出让顾客感到新鲜与满足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职能。

(现代营销中,将需求分为显性需求,隐性需求。一旦明白了用户需要的是音乐,那就必然会联想到音乐随我走,那就必然会制造成walkman。一旦明白了用户需要的是获得信息,那就必然会出现电子报纸。 我觉得,营销是包含了创新的。 但是不可否认,营销中最重要的其实就是两件事:需求探寻与提供产品和服务。 德鲁克这样说,倒也明确醒目。)

影响生产率的因素:

劳动力、资本、原材料知识(知识工作者)时间产品组合流程组合公司的专长组织结构和各种活动的协调

什么是利润?

判断企业绩效的惟一标准不确定风险的报酬(当企业希望在未来持续满足顾客的需求时,必须规避不确定的风险)构建良好的劳动环境的基本资产支付社会服务,充实社会资本

PS:利润是面对未来的资本

如何定义自己的公司

我们的业务是什么?如何应对业务未来的转变?我们的业务将如何演变?

PS:如果能回答上述三个问题,就能定义自己的公司,并明确公司的使命

我们的业务是什么?

定义自己公司的业务时,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从顾客因素开始思考,因为业务的定义随着顾客所能获得的满足感而改变

谁是我们的顾客顾客在哪里顾客购买什么给顾客带来的价值是什么?

(注:德鲁克的思想,与营销管理的思路是一致的)

什么是业务的未来?

人口结构与人口动态的变化趋势经济流行与偏好竞争对手采取的行动尚未满足的客户需要

如何设定企业的目标?

针对8个领域设定目标:

营销创新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源(为什么这不是第一条,排名不分先后?)管理层的绩效和培养员工绩效和工作态度生产率社会责任利润

两位鼻祖级大神对营销的各自定义:

科特勒:营销所探索的是要提供什么价值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需求分析?);并提供这种价值(4P之产品?),将之传递(4P之渠道?或者还要加上4P之促销?)给顾客并从中获利(4P之价格?)。

德鲁克:确切认识、了解谁是顾客(需求分析的又一种说法?),并使产品或服务(4P之产品?)吻合顾客需求并对其进行销售(德鲁克希望营销足够强,强到不需要销售。那这里的说法,暂且理解为4P之渠道和4P之促销?)。

什么是管理者?

依循组织目标,认清自己目标的人。

以三个石匠来说明管理者的特征:

A:我靠这个吃饭B:我正在做全国最棒的石艺C:我正在盖教堂

(三人中,只有C具备管理者资格)。

并非只有高层管理者才是管理者。(是否这也是“分权”理论中提到的?)

管理者的任务:

打造一个产出高于投入资源总和的生产体制。在每一项决定和行动中协调现阶段与未来的要求。

管理者的工作:

计划组织工作激励与沟通培养人才评估与衡量

战略性决策

界定问题(注意,这是单独的一条。)分析问题发展各种可行的替代方案决定最适合方案把决策转化为有效的行动

日本型决策

确定问题促进对立意见的提出重视彼此相左的意见把由谁决定视为一个问题(执行性真强!)排除了推销决策的必要性

不良组织的症状

组织层次过多组织问题重复发生依赖“协调人员”、“助理”等经常性地进行组织变革关键人员将注意力放在错误、不相关及次要的问题上太多兴师动众的会议必须留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或喜恶

5+1种组织结构(后面的1,是德鲁克认为会出现的一种)

职能制组织(事业部、人事部、业务部、研发部、会计部)团队型组织(市场专家、技术专家、公共关系专家、销售专家)分权组织(A业务单位、B业务单位、C业务单位、D业务单位)模拟分权组织(虚拟业务单位、虚拟业务单位B、虚拟业务单位C)系统型组织(政府机关和大学:上述四种组织的大组合)责任型组织(比如,管弦乐团。领导者+专业成员)

要点:

职能制组织:当组织成长到某种规模,职能制组织就会失去效率。团队型组织:为了达到成果,明确的目标决不可缺分权组织:就业务单位形态而言,没有任何组织体制胜过分权制!模拟分权组织:请将模拟分权组织当成最后的选择!系统型组织: 要求每个成员自我控制和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责任型组织:知识型社会的来临,责任型组织会成为主流。

沟通的四项原则

感知(倾听者,是一个必要条件。当然这是可转换的。)期望 (听者为什么而听?你期望什么?或者是你的目的?)要求 (说者,请思考听者的期望。)并非信息(沟通是感知的对象,信息是理论的对象。)

企业的责任限度

企业的惟一目的:创造客户执行基本职能最首要任务,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决不可能承担其他责任最低限度是严格遵守“知其有害而不为”! (不作恶)

欢迎关注【真知荟】:专注创业营销知识分享,学习真正有用的知识,让你的知识转化成财富。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