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

始于汉朝,

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节日。

又名乞巧节。

早在《诗经》时代,

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

在东汉时就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

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

只要两情至死不渝,

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迢迢牵牛星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

相爱的牛郎和织女却不能相聚,

只能无言地痴痴凝望。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晚上,

望着碧蓝的天空,

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

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鹊桥仙·七夕

宋.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

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

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

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

倒添了、新愁归去。

相见匆匆忙忙,

短暂的聚首真不如不见,

重新搅起离别的忧伤。

见面的欢乐总不抵久别的愁苦多,

反倒又增添了新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