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职场:职场也要打假治乱,才能净化发展环境


每年“3.15”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确定“3.15"是为了通过开展打击制假贩假违法宣传活动,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维护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净化健康的市场经济环境。

对于职场来说,说假话、办假事的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也需要持续地开展打假活动,以净化职场政治生态环境,改善工作和事业发展的质量。职场政治生态环境关乎着人的道德价值取向和日常工作的质量效果以及集体事业是否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一个单位发展的好,一定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环境。反之,一个单位发展的不好,政治生态环境也不会好。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职场中的制假做假有多种病灶表现。比如,欺骗上级。说假话、说空话,报假数据、假情况,干扰上级正确决策;损公利己。违反道德、制度、法律,不按规矩做人,不按程序办事,编假报表,填假单据,出假证明,签假合同;好大喜功。假思想,假表现,假作为。谈认识,大道理比上级都能讲。抓落实,尽摆花架子,尽做表面文章。摆成绩,把别人的工作装在自己的筐里。等等不诚信不道德的表现,都是为了谋取一己利益。不打假治假,就没有清明,没有公平,没有正义,没有发展。

加强教育宣传。对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思想觉悟的必要手段。但教育宣传要有针对性、实效性,要分类施教,分层施教,具有时代特点,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避免思想教育的形式化、空洞化、单一化。

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是内部的法,建立责权清晰,流程严格,监督有效,考核科学,奖罚分明的制度体系,靠制度管人,靠流程管事,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治理庸懒散乱假虚,提质增效。


加强监督检查。制度的建立是基础,执行落实是关键。一方面,靠自觉。另一方面,靠监督。监督是促进自觉的有力手段。监督力度越大,制度的执行的效果越好。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结合,由上监督和从下监督结合,才能形成制度的威慑力。

加强个人自律。个人自律一方面来自外部的压力,另一方面来自个人修养。个人修养是最重要的保证。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人的根本变化在于思想的变化。只有自觉的意识,才能有自律的行为。


加强氛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要形成正气上扬积极向上的环境,抑制歪风邪气,使其失去市场。其中,团队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只有文化的塑造和潜移默化,才能产生深刻持久正向的影响。

总之,职场打假治乱是一场革命。只有向庸懒散、宽松软、虚假乱开刀,改变思维,改变作风,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个人才能健康成长,事业才能顺利发展。